智能装备引领产业升级 机器人产业打前锋

   日期:2015-03-27     评论:0    
核心提示:智能装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魅力风靡全球。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发展主要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来支撑。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叠加,伴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珠三角“机器换人”的时代正加速到来。

工业4.0风靡全球后,智能装备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其中,机器人是这个推动力的前锋,“机器换人”时代加速到来。

智能装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魅力风靡全球。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发展主要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来支撑。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叠加,伴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珠三角“机器换人”的时代正加速到来。

机器换人:工业4.0的初级版

码垛、搬运、装卸、投料、装配、分拣、焊接、喷釉……伴随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其适应的工种也越来越多。理论上,制造业生产中任何使用人工的工序,都可以通过工业机器人来实现。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厂商呈蓬勃发展之势,厂商竞争亦日趋激烈,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作用将会更明显。

全球顶级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刘文波认为,工业4.0的发展是有过程的,这个过程涵盖几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设计、监控、制造以及服务方面发生极大的组织变革。

“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工业4.0的实现将经历5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动化改造,第二阶段是数字化工厂,第三阶段是智能制造,第四阶段是横向集成,第五阶段是端到端集成。中国企业目前主要做的,是自动化改造工作。”在刘文波看来,珠三角地区机器换人潮流的到来,是工业4.0的第一阶段,未来可能往数字化工厂发展。

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到2020年,计划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在工业4.0等智能制造理念的驱动下,对于各类制造企业来说,优秀、完善的集成应用方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去年底,《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及《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发布,对深圳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意义明显。

深圳企业快速“抢金”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切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在日前举行的连硕科技战略发布会上,高工机器人携手连硕科技,高调进军机器人产业。原本是进行电子产业链自动化设备、平板显示检测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连硕科技,近年来切入机器人产业,成为国内系统集成领域成长迅速的“黑马”。

“原先做的一些传统专机设备、线体设备,在功能上比较单一,使用寿命短,且不能进行二次开发,在提升生产效率和节省人力上有限。随着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客户要求对整个产品工艺和制程上进行升级,连硕科技 也将目光瞄准了工业机器人。”连硕科技副总经理张智表示。这正是在工业4.0的“玩法”下,深圳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前,我都不敢和别人说我是做机器人的,怕不理解的以为我是骗子。最近几年,机器人逐渐成为热门话题,我们的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今年销售额将突破4亿元。预计今年,公司将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深圳市雷赛智能董事长李卫平十分看好机器换人潮带来的商机。

深圳原本生产鼠标键盘的企业雷柏科技,3年前就开始使用工业机器人来生产。由于较早开展机器人代替人工的业务,雷柏尝到了甜头:员工数量从高峰期的 3200人,降到现在不到1000人。两年时间里,机器人上岗取代了将近75%的员工,年节省人力成本1亿元。这样的业绩让不少深圳企业艳羡,纷纷找到雷柏科技为自己量身定做机器人生产线。雷柏还专门开辟了自动化公司。目前,雷柏已全面导入机器人制造系统,涉及8个系统,拥有200余台轻量机器人,同时, 雷柏的自动化团队目前超过50人,专门负责开发符合生产需要的机器人应用。

工业机器人的“钱景”究竟有多广阔?

李卫平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国产机器人可以做到6万至8万元一台,可以替换2至3个工人,制造型企业用机器人,几乎一年就能收回成本。而深圳及周边部分传统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旺盛,对于选用机器人和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双方企业来说,产业‘钱景’都十分广阔。”

3C领域成为新进企业“突破口”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带来的制造业转型,其实早已暗流涌动。不过,国际巨头在这一块深耕已久。如何摆脱一线国际巨头企业的压制,进一步扩大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份额,加速开拓工业机器人细分领域,成为深圳新兴的机器人公司弯道超车的关键。

除了传统的汽车制造等领域,3C、金属加工等新兴领域,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关注到。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主席曲道奎认为,全世界7成以上的电子产品都是中国制造,深圳占了其中很大一块。3C产业对机器人灵活性和精确度的要求更高,国际巨头们涉足也较少,深圳的机器人产业应聚焦于电子制造等 3C领域。

深圳机器人联盟秘书长毕亚雷对此持相同意见。他认为,汽车领域,外国的机器人应用已经十分成熟;而在3C领域,由于产业空白,国内机器人企业在3C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7年之久的意大利柯马(COMAU)机器人,此前一直专注汽车领域,但这一领域基本被ABB、安川、发那科、库卡四家巨头企业垄断。柯马中国副总裁、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贺万民表示,尽管四大家族占据优势,但面对3C、金属加工等新领域,所有的机器人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3C、金属加工等行业的兴起,将颠覆传统工业机器人技术,柯马对中国这一市场很有信心。”

据贺万民介绍,柯马正在加速调整市场发展战略,逐渐将战略重点由汽车领域转移到一般工业领域,其中3C行业将作为未来的重点。同时,该公司还将和连硕科技深入合作,在深圳探索发力3C领域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上百万

伴随着机器换人浪潮的到来,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连硕机器人职业培训中心校长黄明博士表示,从国家相关调研数据来看,机器人项 目的增长速度与人才的持续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人才缺口已达上百万人。2014年仅在深圳,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就有几万人。据了解,与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相比,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处于相对滞后状态。目前,本科院校培养的机器人相关人才,大多从事原理研究、本体开发及特种机器人开发等,而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关于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较少,开设年限也仅为1至2年,从课程内容设置到人才培养过程,还很不成熟。

黄明介绍,机器人产业的人才,需要到一线操作应用。“我们主要招收往届毕业有学术基础的学生,通过3至6个月的培训,开设的教学课程从简单的编程、系统软件操作、机器人调试等基本技术,到更为高级的为机器人企业做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