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日期:2015-03-04     评论:0    
核心提示:工业4.0简单解释就是指通过通讯技术、虚拟网络和实体物理网络相结合,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变。这是一个泛概念,也就说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有可能在工业4.0时代升级。

工业4.0简单解释就是指通过通讯技术、虚拟网络和实体物理网络相结合,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变。这是一个泛概念,也就说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有可能在工业4.0时代升级。

但国内真正算得上工业4.0流水线生产的,仅有无线射频技术、二维码对比、影像识别、机器人应用等技术。以机器人应用来说,智能制造时代到来后,现有的流水线生产将更加成熟,那工业4.0到来后,工业机器人产业将有哪些机遇呢?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表示,以市场空间来说,工业4.0到来后,传统的制造业将会迎来一场巨变,生产日趋智能化。珠三角、长三角等传统制造业聚集地未来将出现无人化工厂,这些工厂将是工业机器人厂商的主要客户。

据罗百辉分析,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6500万户事业实业企业,其中从事现代制造业的大型企业为500万户;而从事制造业的中小型企业约有6000万户。

横向比较,目前我国万人工业机器人使用量仅有23台,而德国为267万台,日本为339台,韩国数量最大达到396台。就算不比这些制造业发达国家,全球的平均水平也达到58台。基于目前较低的渗透率,未来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潜力巨大。

从应用产业上看,目前工业机器人只在汽车制造应用领域使用较多,其他诸如电子电气、金属制品(工业和家用机械)、化工、塑料橡胶、食品饮料等领域也有。从整个亚洲国家(主要是日韩)的需求来说,2005年时汽车制造领域(包括汽车工业和汽车零部件)需求占比为33%,电子电气为31%;金属制品为5%,塑料橡胶为11%,其他行业为20%。国内的需求总体和这一趋势吻合。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