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96.7%

   日期:2015-02-12     评论:0    
核心提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民生,监控掌握实时动态,上海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有序可控,2014年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96.7%,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为0.52/10万,年食品抽检数达到11.3件/千人,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得分为80.4分。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民生,监控掌握实时动态,上海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有序可控,2014年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96.7%,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为0.52/10万,年食品抽检数达到11.3件/千人,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得分为80.4分。近日,市食安办、市食药监局发布的《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白皮书)》(以下简称 《白皮书》)披露了本市食品安全最新情况。

自贸区设立后,来自全球的各种进口食品品种大为增加。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时发现,不合格情况主要包括,部分进口食品检出含有我国严禁进境的动物源性产品及未申报的转基因成分;或是检出不符合我国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理化项目不合格(含兽药残留超标等)以及微生物项目不合格;另外就是中文标签符合性抽检不符合要求,有些还出现包装破损、超过保质期、霉变、无生产日期等。

近5万家餐饮笑脸占三成

去年,全市共监督抽检各类食品样品259116件,同比增长0.9%; 合格253396件,合格率为97.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分析显示,导致本市食品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重金属和标签等其他指标不合格。

从主要食用农产品抽检情况看,本市地产农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可控状态。但市场销售的部分农产品还存在一些危害因素,主要是水产品中渔药残留不合格。在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出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标签不合格,主要集中在营养标签标示不规范; 二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主要涉及瓶装或桶装饮用水、糕点、散装豆制品中指示性微生物项目不合格; 三是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主要是部分食品中山梨酸、硫酸铝钾、二氧化硫超标。

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风险比较大,抽检情况发现,常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色拉、熟肉制品、现制饮料、面包糕点等指示性微生物项目不合格,另外就是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合成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超标。

目前,食药监部门对全市65871户持证餐饮单位中处于经营状态的47924户餐饮单位实施了动态A、B、C等级评定和监督结果公示。已实施动态等级评定单位中,笑脸(良好)占29.4%、平脸(一般)占64.1%、哭脸(较差)占6.5%。

注销吊销企业证照7405张

《白皮书》介绍,全市有关部门以错时监管、飞行检查为主要手段,去年一共开展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共计30.8万户次,同比下降44.5%;发现问题企业1.5万户次并予整改和处罚,同比下降11.8%。

另外,还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统一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各区县、监管部门密切配合,以突出问题为重点,集中力量、联合执法,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春夏食品安全百日整治立功竞赛、儿童食品及校园周边食品等21项专项整治。在检查中,全市相关监管部门注销或吊销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共计7405张,同比减少 37.8%。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8447起,同比减少31.9%;罚没款金额5567.7万元,同比减少50.6%,其中本市公安部门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29起,同比下降5.8%,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60人,同比下降37.5%。

梳理查获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发现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在查获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调味品、桶装水以及用猪肉制售假冒牛肉,用过期食品作为原料加工食品等行为仍有发生。二是部分领域“潜规则”犯罪仍时有发生。个别地下加工窝点使用工业盐和化学试剂加工咸肉制品,使用“垃圾肉”制售猪肉馅,使用工业用烧碱和松香加工食品案件都有查获。三是部分案件侦破过程中发现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情况。个别不法分子通过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方式制售食品进行牟利,比如在小龙虾、麻辣烫、牛肉汤中添加罂粟壳。

检出“瘦肉精”情况明显好转

去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根据食品消费量和食品中可能含有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分级分类安排监测样品量和频次。全市在17个区县设置500个固定监测采样点,同比增加9.6%;食品供应主渠道覆盖面为85%;食品种类覆盖率达95%以上。“通过开展风险监测,可以客观反映本市各类食品的安全现状和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为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监测,乳制品、焙烤食品、薯类及膨化食品、炒货及坚果制品等11大类食品监测合格率为100%,水产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餐饮食品合格率较低。另外,市民普遍关注的违禁兽药“瘦肉精”检出情况继续明显好转,除餐饮环节1件黑椒牛仔骨和1件毛(牛)肚检出“瘦肉精”外,其余427件畜肉及其制品样品均未检出。

“部分餐饮食品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自制酱腌菜、糕点指示性微生物和馒头、油条铝残留超标,但较2013年有所好转; 豆类及其制品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散装豆制品存在指示性微生物超标现象,仍在夏秋季节较为突出。”《白皮书》解释。

市民最怕买到“病死肉”

你觉得上海食品安全状况如何?96.3%的市民认为,上海食品安全状况“很安全”、“比较安全”和“一般”,市民满意度与2013年相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在《白皮书》中,还介绍了由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调查报告(2014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食品安全法颁布5年以来,本市市民食品安全知晓率保持在较好水平。2014年,市民食品安全知晓率总体得分80.4分,同比提高0.2分。

在调查中,市民也提出对食品安全状况的一些担心。最担心就餐出现“食物中毒”,或者是买到“病死肉”,和“含有地沟油的食品”,并认为,应继续在生产、加工环节和种植养殖环节加强监管。

调查还发现,市民参与创建良好食品安全氛围的意愿提高,90.3%的市民“很关注”和“关注”食品安全,并认为,广泛公布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渠道、建立举报追溯和负责机制、对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个人给予奖励,是加强食品安全的有效渠道。

2015年隐名举报也将获奖

2015年要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按照市政府“五个最严”的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包括建立“餐桌污染”治理体系,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进出口环节以及口岸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开展肉品、无证无照经营、餐厨废弃油脂综合治理等重点品种和领域的专项整治。

近年来,市民参与举报的热情也在增加。特别是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不少违法犯罪现象非常隐蔽,如果没有“深喉”勇于揭发出来,监管部门也就很难发现。不过,不少举报者出于种种原因或是顾虑,都采取了匿名举报的形式。为此,市食安办介绍,今年还要修订完善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适度扩大奖励范围,建立隐名举报奖励制度。

去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接到食品类投诉、举报和咨询79891件,按时答复率100%,年内办结率97.5%,投诉举报案件查实率68.4%。对投诉举报的线索非常重视,完善了投诉举报处置程序,特别是对企业内部人员举报,要求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亲自办理或督办。其中,市食安办对685件重点投诉举报案件进行了督办,都已按时办结。落实有奖举报1396件,奖励金额74.6万元,同比增加88.9%。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