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价值的凸显,软性制造的转变,互联制造的主导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这一切都预示着制造业生态的转变,不能适应的企业将必然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正如《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所描绘的,我们进入了十倍速的时代。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改变,造就了全球制造业都必须面对的战略转折点,所有人都必须正视这一挑战。
21世纪以来,制造业面临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作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出路,制造业被重新重视起来。发达国家发布的先进制造业战略规划,正为中国探索未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路。
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在未来制造业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为制造业带来更高的价值。从发达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来看,制造业的概念和附加值正在不断地从硬件向软件、服务、解决方案等无形资产转移。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较,如今的制造业已经变化了形态。软件带替硬件功能成为了制造业的常态,人们开始通过软件控制硬件,从而对硬件造成影响。同时,与以往单纯的硬件商品销售不再相同,在目前的制造业中,对商品附属的服务性需求或者基于商品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正在向软性制造的方向发展。所谓软性制造,就是在制造的过程中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服务与解决方案。相对于硬件,这些内置的软件、附带的服务或者解决方案通常都是软性和无形的,是“看不见”的事物,因此被称为软性制造。
在软性制造中,“硬件”生产不再被视为制造业的核心,“软件”的主导作用会不断凸显,商品产生的服务或解决方案将为制造业带来更高的价值。未来的制造业需要放弃传统的“硬件式”思维模式,未来要从软件和服务产生附加值的角度去发展制造业。
现代社会逐渐呈现网络化特征,我们身边的很多产品都能够直接访问互联网。智能手机可以,“信息家电”可以,能够自动驾驶的汽车也可以。或许在未来,汽车也仅仅只是一个网络终端。
与系统化的意义类似,“互联制造”也需要掌控网络的主导权。从网络的外部来看,率先掌控主导权的企业将获取先行者的长期利益。Google不断地将制造业企业收至麾下,就是希望掌握主导权。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制造业市场竞争的要求出现了新变化。一方面,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不断地基于网络获取信息,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另一方面,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将各种资源集成与共享,合理地利用资源。
互联制造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制造企业的快速重组和动态协同来快速配置制造资源。这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产品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增加了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同时,还能够分担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设备投资费用等,减少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另外,工厂也将通过互联网,实现内外服务的网络化,向着互联工厂的趋势发展。生产车间的信息能够被采集和分析,能够反馈给消费者。工厂也能利用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大数据的解析,从而开拓更多的商业机会。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的处理,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价值。
美国拥有Google、Apple、IBM等 IT巨头和无数的IT企业。这种天然的优势导致美国对大数据的积极应用,并非常重视其为社会带来的新价值。德国也将“工业4.0”视为国家战略,将工厂智能化视为国家方针。德国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制造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