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国家在交通领域投资计划的逐步落实,2014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预计到2015年我国广义的智能交通产业规模有望达千亿,全国性新的智能交通系统规划有望制订并出台。这是2014年10月底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2014中国国际车联网与智能交通论坛” 上传出的消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预计到2015年,智能交通行业应用投资将超过700亿元。
智能交通千亿规模在即,围绕智能交通展开的各种深化改革项目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长杨传堂就我国智能交易深化改革进行了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在新常态下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工作报告,与大家共同探讨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办法。
信息化将如何前行?
推进交通信息化发展,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是杨部长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深化改革是根本
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四个交通”发展的根本之策,认真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
在谈到改革问题时,杨传堂补充强调,我国交通运输事业30多年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表明,改革开放是交通运输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正是依靠不断改革开放,我们才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新形势下,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实现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转变,还需要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在“四个交通”中,智慧交通是关键,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是推进交通运输深化改革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报告指出,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同志在分组讨论会上也强调,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着种种问题,而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改革,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应该如何适应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他补充,“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三大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针对“京津冀”协调一体化问题,我们找到了抓手,而“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也即将出台,并建立了重大项目清单,将对未来“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发展实行“消耗式”管理,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是“三大战略”当中最为细化的一个。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形成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是“顶层设计”的题中之义,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亦是顶层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技术支撑一体化是主要内容之一,而智能交通也将成为重点开发的领域之一。2014年12月26日,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协调部署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陕西等14省(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正式联网运行,全国ETC联网迈出关键一步。随着14省市ETC联网开通,全国ETC联网格局已基本形成,这将有助于加速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而今年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当中,进一步提高京津冀高速公路ETC联网收费车道、服务网点、用户车辆覆盖率是主要任务。
科技创新是动力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开展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总体方案研究,完成城市智能交通和船联网国家物联网示范工程、物联网在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效率提升应用等相关研究任务,加快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全国联网进程,北京等14个省市实现区域联网。
杨传堂指出,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发生转换,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交通运输要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浪潮,交通运输创新驱动的主战场便是智慧交通的建设。要大力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率先实现交通一卡通,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公路、智慧港口领域的应用。他强调,交通运输系统科研教学单位,要围绕交通运输创新主战场和主攻方向,加大创新人才培育培养力度,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提高科技创新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贡献率,使科研真正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分组讨论会中,谈到智慧交通建设的相关话题时,很多与会代表都作了发言,提出了相关建议。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是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省市,北京交委会主任周正宇、天津交委会主任武岱以及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分别就智慧交通的建设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周正宇表示,要用智慧交通,以及交通科技化、信息化手段,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武岱提出,以提高员工素质和依靠技术进步为主,使智能应用和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引擎。高金浩坦言,根据2020年全国ETC全覆盖的规划指标,河北省正在加快ETC联网工作,2014年年底,全省已经实现ETC车道的全覆盖。
而针对国内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报告中也给出了明确指示:要支持西藏、新疆和福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分组讨论中,西藏交通运输厅厅长扎西江措向部长表达了诉求,希望国家政府能够帮助西藏地区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政策、人才以及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对西藏而言,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和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而且对海拔没有过多要求,也最容易和全国实现同步。
交通运输发展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惑,上海市交委会主任孙建平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他指出,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有很多新技术都非常好,但是无法推广,问题出在了业态和模式上。应将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到智慧交通中,寻求可持续发展。
依法行政是基础
坚持依法行政,把推进法治建设作为交通运输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加强交通运输法治建设。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加强交通运输法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兴旺发达。要一手抓科学立法,一手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在立法方面,《城市公共交通条例(送审稿)》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审核,《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快递暂行条例(送审稿)》、《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修订)》正在积极推进。全年共发布部颁规章22件,废止37件。
杨传堂强调,要推进交通运输科学立法,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对于交通信息化而言,他补充,要把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彻底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的传统路径,走出一条符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质量效益型发展新路子。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对于交通运输而言,解决立法问题是当今交通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收费领域,以及计重收费治超领域,及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显得格外重要。分组讨论会中,法治问题成为了各省市厅长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周正宇表示自己十分赞赏“深圳模式”,通过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来管理和治理偷逃费行为。他表示,对于依法治国来说,今后北京在交通发展的治理方面,将采用行政、经济、法律三个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面对新常态,明确法律领先、法律先行的理念,为行政和经济打开空间。天津市交委会主任武岱也表示,依法治交框架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希望政府在法规法制建设上加快步伐,引领地方依法治交的发展。
在交通信息化方面,技术上已不存在较大瓶颈,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是重中之重。以目前的ETC收费为例,车辆逃费现象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要想进一步治理偷逃费现象,从立法层面进行突破势在必行,要不断通过完善法规、建立全国车辆信用体系、加重处罚力度等措施来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提升服务是保障
优化运输组织,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以政策措施、标准规范、工作机制、试点示范、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落实好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的意见,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和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ETC全国联网。
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行业的发展,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提供了很好的网络化平台,方便了交通运输数据的共享与交换。而大数据时代,各个交通领域内业务系统的数据量剧增,推进信息化升级工作,消除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提升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效率,已然成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
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信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满足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需求方面,更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整合和综合利用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城市公交等动静态交通出行信息资源,以地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动态交通诱导技术为支撑,利用门户网站、服务热线、短信平台、在线地图和移动终端等多种服务方式,结合具体城市及地区的出行服务实际,完善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交通信息服务价值的多元化,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