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4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建设计划,日前交通部宣布,目前全国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联网工作进展顺利,14个省市之间的省界收费站已全部改造完毕并通过检查测试,加上智能交通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呼之欲出,智能交通产业正持续升温。
智能交通产业持续升温
2014年国家政府政策投资不断,大大推进了智能交通产业。受益于鼓励政策逐步落实,国内智能交通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估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有望达到1000亿元规模。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城镇化开启之时,畅通便利的城市交通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突破口。“智慧交通”是“智慧东莞”十大工程之一,东莞在车联网、导航芯片及服务等智能交通相关领域都有企业,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拥有土壤。
国内目前从事智能交通相关的企业超过了2000家,有关政策在直接驱动着市场对视频、安防、监控、电子收费等设备以及各种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也将达到上千亿元,智能交通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轨道。
视频监控让城市交通更智能
视频监控是智能交通领域最常见的一种,最早应用于拍摄违章行为,随着车辆急剧增加,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交通供给使用率,“智能交通” 的概念诞生。在智能交通应用最多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主要是:车牌识别、交通流量检测、车辆逆行、遗弃物、车牌数据管理、黑名单比对、交通事件管理、交通流数据管理和违法数据管理等。智能分析技术则可以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挖掘给交通管理部门带来多样化的应用。
如今城市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已为管理部门关心的重点。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提供图片监控、车辆查询、违章查询、智能研判、布控、流量统计分析;实时图片监控道路的车辆信息,同步图片叠加时间、抓拍地点、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设备名称、车速、限速、车道、红灯时间和抓拍序号等;支持卡口车辆信息实时刷新和停止刷新操作;支持多种车辆研判模式如首次、频繁、高危时段,支持车辆行为分析和查询模式如区间、碰撞、同行车、套牌车;实时监控交通路面情况,提供识别车辆号牌字符,识别车辆号牌颜色,识别车身颜色,检测车辆时速等卡口功能,同时也提供闯红灯,不按车道行驶,违章变道,逆行,压(实)线等功能;支持通过录入车牌号码、车主信息、车身颜色、车身长度、车辆类型、车牌颜色、布控机构和通缉单位、布控类型、布控联系人、布控时间等信息进行布控。
停车诱导缓解停车难
伴随车辆增多的同时,“停车难”是如今社会越来越突出的矛盾。随着加快推进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智能交通的建设在提速,立体停车库建设解决空间问题。
通过使用停车诱导系统,可以提升整个停车场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将原来需要人工处理的问题交由智能设备处理,即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又保证了各种数据的及时、准确、有效。车主可以通过各类引导设备快速、自如的寻找到空余车位,节省大量时间,对整个停车场产生良好的印象。
虽然立体停车库在空间上解决了问题,但仍有许多人习惯将车停在路面,地磁车位探测器是采用地磁传感器监测车位在有车与无车两种状态下地磁的变化情况,实现车辆有无的判断的。如果地磁车位探测器获得的无车状态下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值不准确,将会出现车位状态判断错误的情况。
电子标签加速高速联网
我国道路投资建设的业主众多,随着路网结构变得日益复杂,联网收费范围扩大以后,道路投资者之间由于多义性路径产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多义性路径矛盾主要表现在通行费的收取和拆分。目前,通行费主要按最短路径收取,拆分方式有精确拆分和模糊拆分两类。然而,随着多义性路径越来越多,涉及的通行费金额越来越大,如果继续按最短路径收费和模糊拆分,必然会严重损害投资商、运营管理者的利益,不仅影响他们的投资积极性,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进程,而且不利于车主自觉按照节能环保的实际需要使用道路。为此,通行费的精确收取和精确拆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外,随着国家大力推广ETC正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普及,ETC车道和OBU用户规模快速增长,ETC支付金额比例也在快速提升,解决ETC用户路径识别问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基于RFID技术或ETC技术平台的路径识别产品是专门解决多义性路径识别问题,明确通行费用归属,实现联网收费后高速公路业主利益合理分配的智能交通产品。该路径识别类产品由三种关键核心设备组成:复合卡(电子标签)、读卡器以及信标基站。其工作原理是:当车辆高速通过主线标识点时,通过专用的信标基站将标识信息写入车辆携带的电子标标签中,在出入口通过复合读写器或RSU读写入口和标识信息,确定行驶路径,实现多义性路径识别,再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平台结合,完成收费和拆分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