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工业4.0”正成为热议的话题,它是德国为其未来制造业发展方向提出的国家战略,其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元素——机器人。
如果更具体一些,未来的工业生产是什么样呢?不久前,记者走访了被誉为德国“工业4.0”模范工厂的西门子安贝格电子制造厂,那里正是未来德国工业的一个缩影。
“工厂里不会空无一人”
这座位于巴伐利亚州东北小镇上的工厂其貌不扬,只有三座外观简朴的厂房,但却拥有欧洲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平台。
由于产品与机器之间进行了通信,整个生产过程都为实现IT控制进行了优化,生产效率因此大大提高: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工作量需要人工处理,主要是数 据检测和记录;工厂每年生产元件30亿个,每秒钟可生产出一个产品,产能较数字化前提高了8倍,而由于对所有元件及工序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工厂可做到 24小时内为客户供货。
这座工厂蕴含了“工业4.0”可能带来的种种革命性变革,其中一点便是,智能生产是否会取代人工?要知道,除了一些产量特别小单独配置自动化生产设备不划算的情形外,整个生产线上已经不需要人工的参与。
正因如此,在欧洲,已有不少预言家悲观地描绘了未来工业生产“灾难性”的场景:工厂空无一人、与世隔绝,人的工作被机器取代,失业率高涨,甚至更有 人称“中产阶级”或将由此逐渐消失。但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沃尔夫冈博士却否认了这一看法:“即使是在工业4.0时代,我们的工厂里也不会空无 一人”,不过,他指出,人在生产中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将不同于现在,他们的体力劳动将减少,而更多地进行计划、协调、创新和决策等工作。
灰领工人将替代蓝领工人
那么,未来工厂还需要训练有素的一线工人和工程师吗?跨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万宝盛华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灰领工人。
根据万宝盛华的说法,越来越多的生产岗位正在要求工人对联网的机器进行编程和维护,并且在机器发生故障时,能够马上维修使之恢复正常。除了编程,新型灰领工人还要能解读复杂数据,与管理人员组成团队,协同工作。
鉴于各级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都会改变,未来的劳动者也需要具备不同于现在的工作技能。“不管是生产线上的工人,还是以知识为主的员工,其工作内容都将发生变化”,弗劳恩霍夫工业研究所编写的《未来生产——工业4.0》研究论文中得出了以上的结论。
德勤咨询公司一份名为《未来的制造业》的研究报告称,“雇佣高素质员工将成为未来公司实现成功和盈利的单一决定因素。”
这并没有夸大其词,因为未来员工的职责将从简单的执行层面转为更加复杂而重要的控制、操作和规划等多个层面。传统的蓝领劳作不再重要,而再加工、维护和系统维修等工作变得重要。
此外,员工还将使用和处理许多全新的用户界面。现在,人们通常用红、绿、黄三色指示灯显示机器的工作状态;而未来,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将在智能手机或 平板电脑的显示器上迅速而详尽地展示出画面信息,或在智能眼镜的镜片上显示出信息。因此,员工必须能全部理解、评估和使用这些信息。
经理和工人的界限趋于模糊
事实上,随着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劳动者的分界线正变得更加模糊。很难分清谁是管理者,谁是生产线工人,谁负责生产以及谁负责整座工厂的运营。每个人都将参与到解决问题与画因果图的工作中,仅在一旁观看他们工作,将无法区别谁是经理、谁是工人。
德国金属行业工会管理委员会负责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康斯坦策·库尔茨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今天,我们看到高层管理人员与生产线工人并肩工作,平等交谈。仅从服装来看,你根本无法分清谁是管理人员、谁是工人。这是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变革,而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