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在国防科工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飞行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伍宣布,通过对再入返回试验任务所获取数据的初步分析,科研人员认为数据内容完整有效。总体来看,试验任务实现了全部飞行目标,全面突破和掌握了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
飞行试验主要获取了三方面数据,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
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其中,返回器于11月1日安全精准着陆在预定着陆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张伍表示,在飞行试验过程中,主要获取了三方面数据,分别是安全数据记录器(黑匣子)存储的数据、返回器防热层测量数据以及地面测控站对返回器直接测量和接收的数据。
据介绍,经过一个月的初步分析,研究团队已得出一些初步结论。在飞行过程中,航程、开伞点位置精度和落点位置精度均满足要求,力学过载也满足要求,实际飞行气动特性符合理论预期;在回收过程中,回收系统工作正常,着陆速度符合设计预期。
“通过对返回器进行激光三维测量,我们认为返回器内部设备工作正常,温度符合要求,落地后结构完整;此外,回收的返回器烧蚀形貌也符合预期。”张伍说。
舱器分离后服务舱仍有大量剩余燃料,正对服务舱开展拓展试验
围绕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试验器服务舱进行拓展试验的相关情况,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进行了介绍。他说,舱器分离后,服务舱仍有大量剩余燃料,为了实现对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同时对嫦娥五号任务相关技术进行在轨试验验证,工程总体决定利用服务舱进一步开展拓展试验。
裴照宇说,服务舱拓展试验任务的主要目标是为后续嫦娥五号任务验证近月制动和交会对接远程导引等相关飞控过程,开展采样区地形地貌遥感探测和搭载设备在轨试验,同时开展地月L2点探测活动,为地月平动点研究和利用提供实际飞行数据,并为未来月球和深空任务积累测控经验。
据悉,在拓展试验中,服务舱将利用双分辨率相机对嫦娥五号采样区开展观测,尽可能获取采样区动力下降航迹区的地形地貌。
据再入返回试验任务飞控组副组长谢剑锋介绍,拓展试验任务的飞行过程为舱器分离后,对服务舱实施规避控制,使之进入绕地大椭圆轨道,飞行一段时间后与月球交会,而后减速使之环绕地月L2点飞行,绕飞结束后,控制其返回月球,经捕获控制进入环月轨道,实施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试验。
“到目前,服务舱已飞行了一个月,一切正常,其间实施了包括规避控制在内的7次控制,已进入绕地月L2点的轨道。”裴照宇说。
服务舱计划于明年4月拍摄预设采样着陆区形貌
专家介绍,拓展试验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一是地月L2点轨道飞行试验;二是倾斜环月轨道近月制动飞行验证;三是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远程导引飞行过程验证;四是环月圆轨道演化特性和轨道环境探测;五是服务舱搭载设备在轨试验,搭载设备有服务舱GPS、GLONASS兼容导航接收机、双分辨率相机、GNC中心控制单元、小型星敏感器、星敏防尘机构以及技术试验相机。
“通过拓展试验,我们有望获取L2点转移轨道、使命轨道的轨道特性与控制经验,为嫦娥五号的轨道控制进行技术验证;验证交会对接方案中快速测定轨精度和远程导引过程中多次机动飞行控制时序设计的正确性;考核工程设备的在轨工作情况等。”裴照宇说,“这些成果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对嫦娥五号的信心。”
谈到后续计划,裴照宇表示,服务舱明年1月上旬将离开L2点,飞向月球,中旬近月制动,形成环月轨道,2月、3月各开展一次交会对接远程导引试验,4月对月成像,拍摄预设采样着陆区形貌。之后,再视情研究后续试验或处置。
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月球探测器,计划于2017年前后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发射,实施无人采样返回任务,需要突破月面采样、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再入返回4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