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末期,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将通过物联网技术促进电力企业整体业务流程得到优化,业务处理周期平均缩短30%。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力度加大,这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智能电网建设及电网企业信息化发展是城市智慧化发展的重要元素。近年来,国网大连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先导为龙头,以信息化与工业化为两翼,使信息化与供电企业在战略部署、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及现代办公多层面实现全方位、跨领域、一体化深度融合,推动了大连市智慧化建设的进程。
近年来,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建成475座通信站、5700公里光缆、10Gbit/s骨干速率、供电营业所实现全覆盖的大规模通信系统。率先在国内建成基于LTE4G无线通信、中压宽带载波、无源光网络及电力复合光缆的多介质融合的智能通信系统。采用虚拟化技术建立企业云数据中心,实现存储资源池的动态整合、分配和优化,全面提升信息系统前端数据采集和后台数据处理能力。
公司认为:“两化融合不是技术与过程的简单叠加,而是要通过信息化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流程再造,将管理流程建立在信息流之上,探索设备和人结合产生最大化的管理与生产效率。”
该公司建立了辅助决策、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全过程、全业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使各项工作集约化、精益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依靠ERP系统构建的规划管理和电网评估及辅助决策系统等,保证了规划体系的实现。以智能电网建设管控、计划管理、项目进度集成等方面的深化应用,满足智能电网建设要求。实施的智能调度运行管理,电压稳定控制、一次网损分析、潮流整定计算、继电保护统计分析等系统,为运行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营销管理平台,围绕能效管理,融合客户需求侧管理,并与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95598互动服务等新型业务系统全面集成,实现营销业务体系建设。
2012年6 月,该公司银企自动对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每月可以核对数据15万笔,差错率低于0.32%,相比人工对账提高效率3倍以上。不仅能够通过调用ERP银行账目数据与银行电子账单数据,实现银行收付款与ERP记账凭证自动对账,还可实现银行资金收支信息与账面信息的自动匹配和未达事项自动跟踪、提醒。
同年7月5日,国内首台66千伏智能车载移动变电站在大连建成并成功投运。变电站采用完全车载方式,运用多项新技术,实现了远程定值修改、远方停送电操作、“五遥”智能监控等多项高级功能,具有智能化水平高、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运行使用方便及投资小、见效快等优点。“66千伏车载移动变电站像一支 ‘机动部队’,哪里负荷激增,它就到哪里驰援”。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把电网企业员工从繁杂劳动中解放出来”。该公司大力推广用电信息自动采集模式应用,2014年辖区用户采 集总体覆盖率将达到100%,实现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到2015年末将实现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依托的双向互动平台。
为方便用电客户缴纳电费,缓解营业窗口收费压力,保证电费资金的安全,该公司加强银行、电信服务、网络运营商合作,深化客户多渠道交费业务的建设,继续拓宽客户交费渠道,实现手机缴费、短信交费、网上营业厅电费支付、无线POS机缴费,建设成熟的客户多渠道智能缴费系统,实现客户电费支付渠道多样,交费方式快捷。2014年与政府、银联机构合作推出“全民付”电费收缴方式,在全市安装1500台“全民付”智能终端,方便广大市民就近缴纳电费,查询用电信息。同时安装2500台无线售电终端,将智能售电服务延伸到广大偏远乡村,解决农村缴费难、收费难问题。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加快城市核心区配网自动化建设,使配网自动化开关站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智能化等特点,提升电网资源配置水平和事故处理效率,2014年底,将完成14座核心区开关站送电工程,届时,城市核心区供电可靠性将达到99.999%。
该公司还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计划到2015年在大连建设8座换电站,主要商业区、高档住宅小区、行政事业单位等停车场配置充电桩共1300个,建成较为便利的充(换)电站网络。
“十二五”末期,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将通过物联网技术促进电力企业整体业务流程得到优化,业务处理周期平均缩短30%,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直接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本和管理成本11%,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8%。实现全网变电站100%闭环控制运行,每年少损电量9000多万千瓦时,66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部采用无人值守新模式,值班人数缩减至原来的20%,极大降低电力企业运营成本。
智能调度、数字化变电站、配电自动化、应急抢险、电动汽车、电力光纤到户、无线专网、营销现代化等项目的实施,使大连智能电网建设应用工作走在同类企业前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为大连电网及城市智慧化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随着物联网发展战略的有序推进,大连电网智能化、自动化及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此举将从多个角度助推智慧城市规划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