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是世界机器人需求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去年销量为3.7万台,同比增长51%,预计2015年将达到10万台。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向服务机器人领域转移。”金模网CEO、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在东莞国际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上分析说,预计2014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将全球第一。
近年来,中国是世界机器人需求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去年销量为3.7万台,同比增长51%,预计2015年将达到10万台。
“目前,机器人在中国投入的最大用途在汽车生产领域和电子信息领域。”罗百辉说,机器人的发展将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向服务机器人领域发展,产业工人同机器人将形成良性互动。
随着我国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紧抓机遇实现产业化成为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自动化工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自动化工具。
我国工业机器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已进入了产业化初期阶段,取得多项令人鼓舞的成果,如何抓住我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激增的机遇,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化,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国内机器人产业化存在制约瓶颈
关键元部件依赖进口,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造成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机器人产业的成熟及国际竞争力的形成;部分研究机构或企业为争取国家项目资助,过度追求高指标、高性能,使得工业机器人成本过高,甚至高于国外同类产品,造成产品无法推广应用;在工业机器人诸多技术方面仍然停留在仿制层面,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机器人市场的拓展;近10几年过分强调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研发,忽视关键技术突破,使得工业机器人某些核心技术处于实验室阶段,制约了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国内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有待秩序化
伴随我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的迅猛增长,多数企业看好工业机器人市场,大量企业蜂拥而上,并且企业实力良莠不齐,势必造成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恶性竞争;我国有近百家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生产的高校院所和企业,现行的体制造成各家研究过于独立封闭,机器人研究/研发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同一技术重复研究,浪费大量的研发经费和研发时间;国内多数企业热衷于大而全,一些具有较好的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基础的企业纷纷转入机器人整机的生产,难以形成工业机器人研制、生产、制造、销售、集成、服务等有序、细化的产业链。
国内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策略思考
需要国家在资金、税收、产品销售补贴等各个方面出台相应鼓励政策,在资金、政策上持续支持,鼓励企业采用国产机器人;建立真正的产学研用联盟,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队伍;现阶段应走出追求高指标的误区,着眼点放在高性价比方面;结合国情,不断探索机器人应用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如今制造行业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作为制造业自动化第一品牌及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广东拓斯达通过中央供料系统、机械手、在注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无人化工厂”和“无灯化车间”,成为全国模式下的东莞榜样缔造者。
机器人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的进程在我国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因此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