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机器人制造商的份额将有显著提升

   日期:2014-10-28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重要市场。2011年中国机器人出货量达到2.3万台,占全球出货量的13.8%,全球排名第四,同比增速达51%.2004-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复合增速为29.7%,2009-2012年复合增速达到71.9%。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重要市场。2011年中国机器人出货量达到2.3万台,占全球出货量的13.8%,全球排名第四,同比增速达51%.2004-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复合增速为29.7%,2009-2012年复合增速达到71.9%。

2012年国内机器人装机量达到近2.7万台,相较上年增长19.5%,高于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预测及与相关国内行业内人士交流,2013年增速预计达到20%-30%。

201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存量已突破10万台,仅次于日、美、德、韩,占世界存量的8%。

目前,相对美、日、韩等国而言,国内机器人密度还是很低,2011年数据仅为每万人21台,不到世界平均的每万人55台。即使剔除不可比因素,国内机器人密度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市场是未来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增长迅猛。世界先进机器人运营商拓野机器人董事长凌琳表示,国际机器人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ABB、库卡、安川电机、发那科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中国机器人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90%的机器人市场份额中,ABB、发那科、安川机电、 KUKA四大家族共占57.5%.之后的三大厂商OTC、松下和川崎重工共占16%.而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市场份额相对较小,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市场占有率8%,个体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

机器人本体最好的还是欧洲的产品,以库卡最为顶级,ABB机器人国产化之后,质量有所下降。日本的安川、发那科、那智不二越、松下等,与欧美产品相比较,属于质优价廉型,更加符合中国客户需求。韩国现代机器人,主要用于现代集团内部的现代重工和现代汽车,外销相对少一些。

安川和发那科等日本机器人企业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以安川为例,最开始和首钢合作机器人本体,近期又与杭州凯尔达合作机器人本体。而且这几年安川在国内市场布局做得非常好,几乎每个重要市场都有办事处。如果未来国内没有企业能做好本体,估计国内机器人市场主要是日本企业占据大部分份额。

机器人四大家族都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但是真正意义上研发和生产都实现本土化的只有ABB、库卡、发那科。国外机器人企业在抢占市场的同时,为国内机器人行业培养了人才,以及较为完善的供应商体系。

机器人产业研究专家罗百辉表示,机器人产业链包括核心零部件生产、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以及行业应用四大环节。目前我国机器人企业真正能赚钱的业务是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没有真正国产化,造成国产机器人本体成本高于国外同行,规模化普及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

国产机器人本体成本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特别是减速机,国内企业购买减速机的价格是国外企业的价格的将近5倍。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价格也显着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现阶段国内机器人技术产业刚刚兴起,众多企业进入机器人行业。广东造裕智能装备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专业生产研发,注塑机机械手,工业机械手设计,六轴机器人设计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总部设在台湾台中市,大陆设有分工厂,专为注塑生产工厂提高自动生产能力、提高生产稳定性、生产效率和品质,并适当减少生产人员,从而使注塑生产工厂更具有市场优势。

造裕机器人公司从产品规划设计、制造、组装、服务、综合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整体自动化决解方案与服务,并广泛应用 电子、通讯、汽车、家电等领域。为塑胶业界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价格合理的自动化产品。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从高起点起步,坚持走高科技发展的战略,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段创新求变,不断推出 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新思路,并不断丰富研发信息、产品信息和供应信息,使您足不出户就可查询并购买到 满意适配的产品,公司秉承“品质,精确,效益”的经营理念,坚持一贯的“用户至上”的服务原则,强化质量管 理,树立“科技兴企,以人为本,共同进退,互惠互利”的发展观。

广东造裕智能装备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挺表示,东莞“世界工厂”的地位意味着史无前例的庞大的机器人需求等待被满足,但是这些潜在需求更多来自五金、压铸、注塑、卫浴、物流、打磨等行业。这些行业的自动化需求主要源自人工上升带来的成本端压力,因此客户更关注价格以及回报周期。造裕六轴关节型机器人是中国制造业最佳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首选。

东莞普洛汇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宗保最近忙得应接不暇,他认为错位的潜在需求和产品供给对国内机器人制造商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尽管2013年中国四大机器人制造商在国内的联合市场份额只有5%,并且技术水平较海外巨头有较大差距。但是由于低端产业海外更多地采取国际间产业转移,使得ABB、 Fanuc极少面对这类需求,因此各方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更为有利的是,中国5000万家制造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本土机器人制造商更容易与其沟通并把握需求。对于本土机器人制造商而言,关键零部件(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国产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安徽埃夫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销售总监孙震礼表示,目前看减速机已经接近国产化,江苏绿的谐波减速机、振康RV减速机有望率先突破,未来国产机器人的成本将显著下滑。伺服系统在驱动端国内做得比较好,在控制端稍差。控制器方面,由于控制器是要通过大量应用来积累经验的,国内差距仍然较大,未来以控制器为代表的软件差距将是主要难点。尽管差距大、困难多,但中国的庞大市场是培育本土企业的最好土壤,相信未来三年至五年的时间中,中国本土机器人制造商的份额将有显著提升。

世界先进机器人运营商拓野机器人董事长凌琳表示,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仍然是以机械精度、轨迹精度为核心,集中在高端工业领域,未来随着人工智能、3D视觉系统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快速视矫、多自由度、安全性将成为发展趋势,机器人的应用重心也将向服务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2.0转移。这将是比现有市场庞大得多的领域,因此整个机器人产业实际尚处在发展初期,现有的差距并不值得担心,在现有领域发展壮大后中国机器人制造商能否更好地布局这些新技术取得优势才是我们需要更为关注和警醒的。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