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家居进军中国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然而如今却依然停留在“概念”阶段。智能家居在中国火的仅仅是口号和广告,并没有上升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应用层次,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家庭中依然难觅其踪。
“在建筑市场即将从规模化转入常态化的时候,智能家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弃儿’?”在2014智能建筑工程技术论坛上,首都博物馆总工程师、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祝敬国针对房地产全面趋冷的形势,发出这样的感叹。
概念“矮化”
关于智能家居的准确概念,业内始终没有搞清楚。祝敬国认为:“十五年前,部里曾组织专家讨论过这个话题,大家当时讨论这个东西对建筑业来说究竟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但是还没等做深入研究,一波接一波的楼市狂潮就到来了。短暂的讨论随即被房地产市场的井喷和高扬的房价所中断。”
在一个房价疯涨的年代,人们迷失在一日三涨的楼市行情中,似乎没有更多的精力和兴趣去研究智能家居的内涵。“对于消费者来说,智能家居增加的那一部分价格,相对每平方米动辄几万的房价而言不足称道,开发商更是乐于利用智能家居的噱头打广告。一时间,智能家居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祝敬国说。
祝敬国认为,尽管有外国权威研究机构预测,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在2018年将达到1396亿元,但中国的智能家居行业实际还处于较初级的水平。“智能家居的概念在中国被‘矮化’了,谈起智能家居,除了楼宇对讲机之外,多数人对智能家居一无所知。冷淡的智能家居行情早已被红火的楼市掩盖了。”他说。
何谓概念被“矮化”?就是人们习惯于在自己的已有知识基础上对新概念进行理解。一些厂商更是往往仅从自身产品出发诠释新概念,追逐业绩和利润。“矮化概念的例子比比皆是:‘物联网’就是贴电子标签,‘大数据’就是数据规模特别大,这种解释和理解简直是小学生在做语文练习!”
智能家居不能程式化
在智能家居进入中国的早期,智能家居曾被商家炒作得沸沸扬扬,与火热的供给形成对比的是另一边相对冷淡的需求。十多年过去了,智能家居行业现状却是,生产企业不得不为生存而焦虑,时时感到力不从心,盈利困难。投入的钱用光了,发展方向也调整了多次,但还是没有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祝敬国认为,企业的问题就出在对智能家居这个新概念的矮化,导致消费者不认可。“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矮化’,就是把新技术、新概念都往信息化上靠。”他说。
不可否认,当代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低头族”随处可见。但信息化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业革命200年之际,英国曾对200年以来的重大发明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出乎意料的是,排在第一位的竟是抽水马桶。“抽水马桶的出现 ,使排泄物与人的生存空间分离,出生婴儿死亡率从而降低了60%。”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美化,也无法体现现实世界的真实魅力。人类对自身的控制、直接的交往,都需要在“线下”构建。但是在媒体宣传和公众的普遍认识中,智能家居就是空调在到家前提前打开,电饭煲自动做饭,冰箱中的牛奶如果没有了,会自动联系超市送货。仔细想一想,这样的智能家居最多只能适合单身白领的生活。如果家里有别人在,空调还要不要通过遥控提前开?那样所谓‘智能’的生活方式让家庭与动物园、饲养场有什么区别?”祝敬国说。他表示,人们不是信息化的奴隶,不应以智能的名义迫使人们放弃自由。“买不买牛奶、买什么品牌的牛奶,什么时候买牛奶,买牛奶还是别的饮料,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一个自愿选择的问题,而自愿选择正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前提。由系统计算得出结论,根本不是个人的自由意志,这样的日子过得下去吗?”他说。
智能家居应关注人性
显然,这种海市蜃楼式的生活是不现实的,也没有人愿意去购买一件成为摆设功能的智能家居产品。
祝敬国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搞清智能家居与智能建筑的区别和联系。“智能建筑满足的是集体用户的共性需要,有统一的运行控制模型。智能家居是满足个人对生活起居环境的个性需求,适应用户因文化素质、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的对建筑的空间和时间的应用具有动态、不定的特性。”他说。
基于这种认识,祝敬国认为,智能家居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应用为导向,将信息化作辅助手段,来为人服务。“家居的智能化应该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管理和调节其运行方式。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去年,我在英国参观了国外的智能家居,它们的一些小玩意里就透出人文关怀:淋浴喷头上装有热水能效开关,可以监测出水的温度,水温不够28摄氏度的时候不会出水,这样既节省了热能和水资源,又可以防止使用者在刚打开时被冷水激到;光控热敏窗系统,可以根据太阳光的角度和强度调整玻璃的透光率,控制太阳对房间的热辐射,使室温更稳定。”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