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给工业带来新推动力

   日期:2014-07-22     评论:0    
核心提示:继2013年出台推进机器人[1.15% 资金 研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工信部再度酝酿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包括联手国标委推进机器人产业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联手财政部及保监会等部门研究建立首台(套)机器人应用保险机制、组建专家咨询队伍研究编制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和机器人产业的“十三五”规划等多个方面。业内人士表示,新政的陆续出台将为机器人产业持续注入新活力,中国装备智能化的进程有望再度提速。

继2013年出台推进机器人[1.15% 资金 研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工信部再度酝酿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包括联手国标委推进机器人产业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联手财政部及保监会等部门研究建立首台(套)机器人应用保险机制、组建专家咨询队伍研究编制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和机器人产业的“十三五”规划等多个方面。业内人士表示,新政的陆续出台将为机器人产业持续注入新活力,中国装备智能化的进程有望再度提速。

从五方面推进

据了解,目前工信部正在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资金扶持、支持国产首台(套)机器人的应用和示范,以及搭建机器人上下游之间的对接平台,推广应用等五个方面着手推进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顶层设计方面,工信部将组建专家咨询队伍,组织研究编制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和机器人产业的“十三五”规划,组建由不同单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为机器人产业的战略、顶层设计以及重大专项提供建议,支撑政府决策。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工信部正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机器人产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准备推进机器人的接口、通讯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机器人技术水平,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方面,工信部拟继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支持重点行业的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采取数字化车间等手段,加大对机器人应用示范的推广力度。支持国产首台套机器人的应用和示范也将成为工信部工作的重点。据了解,目前工信部正在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研究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保险机制,准备将工业机器人放入其中,解决我国首台(套)工业机器人应用难的问题。此外,工信部还在研究搭建机器人上下游之间的对接平台,推广应用。通过举办机器人应用推广会等形式,促进机器人企业和用户的对接,更好地推进机器人的市场应用。

机器人密度将达100

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表示,过去几年中,我国的机器人市场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机器人的密度依然很低。所谓机器人密度,是指每1万个劳动力当中所拥有的机器人的数量。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平均水平是55台,日本和韩国都拥有接近400台,而中国只有23台,这意味着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工信部工业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制定“十三五”相关产业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体系要具备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8~10个产业配套集群,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

具体到短期行业规划,王卫明表示,今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04专项,即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与工具集研发及典型产品应用)将重点支持机床机器人,同时将重点推进在汽车发动机、航天、航空、船舶、民爆等六个行业自动化车间的应用。

据记者了解,2012年工信部就开始思考中国机器人产业如何应对国际竞争和压力,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3年底,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3月底在江苏召开了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峰会,目前又在制定工业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

罗百辉表示,整体来看,一方面是国家多部委紧锣密鼓地酝酿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层面组建各自的机器人产业园或产业基地方面的扶持政策。随着扶持政策的立体化、全方位推进,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将被持续注入新活力,中国装备智能化进程有望加速。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