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暂停到解冻重启,再到等待新项目开工,短短三年多时间,核电装备制造业经历起伏之后,眼下已逐渐走出“缓冲期”。
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内新一轮核电建设期,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核电国产化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恰逢时机,核电项目批量启动建设对装备制造业而言,将是再次提升能力和抢占市场份额的契机。
“当然,过去三年的缓冲期市场有适当萎缩,发生了订单减少和产能过剩的事实。但这期间,真正在产品和管理上下了功夫的企业将更占优势。”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市场休整能力提升
从2006年到2011年,国内核电建设处于批量化、产业化发展的阶段。核电装备制造环节在项目订单的依托和激励下,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业内当时一般的共识是,核电市场发展规模将以每年开建10-12套百万千瓦机组为标志。支持这一市场预测的依据,是当时装备集团手中订单数量的激增。”上海电气集团核电部总工程师缪德明日前做出上述表示。他以上海电气的核电业务为例指出,福岛核事故发生前,上海电气核电主设备订单每年几乎都有 200亿元左右。
然而,福岛核事故直接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核电发展速度和规模,其中包括前景的不明朗、外部环境产生了阻力等。对装备制造业而言,随之而来的反应便是订单骤减、已有制造产能过剩、新标准新要求下的产能不足,以及市场低价竞争。
“中国核电起步较晚,相应的装备制造业近年发展虽有成绩,但在管理和核安全文化的贯彻执行等环节上仍存在漏洞,长期处于艰难的爬坡期。”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做得了展品却做不了产品,核安全文化没有与传统的轧机文化很好地融合并落地,成为国内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
在缪德明看来,在暂停期,面对疲惫的设备市场和交货压力,核电制造企业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由于前期规模性的战略投入或资源整合,一些新核电基地、新架构和新企业在开创期的投资回报和批量交付的双向压力下,项目推进与内部管理之间的磨合出现了矛盾。
“现实严峻,磨合期的阵痛使制造企业很快意识到,核电重心应从市场开发向项目管理迅速转移,以建立多项目和多技术堆型同步执行的高度交错的管理模式。”缪德明表示,“保质、按期交付设备是制造企业的硬道理,给业主和监管单位一个全透明、全公开、规范化的控制过程和安全、合格、可靠的产品质量是企业唯一的追求。”
正如缪德明所言,在过去三年多的休整期,虽然没有持续的订单在手,但装备制造企业却迎来了管理水平提升的难得机遇。据他介绍,三年之中,装备制造企业产业发展的业务架构基本形成、前瞻性核电制造基地基本建成、核电产业化规模初见成效、关键设备国产化和出产能力获较大进展、科研攻关获进展且重大技术瓶颈有所疏通、核安全文化深入人心、核电队伍快速壮大且全员素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