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第一航段首阶段任务在南海工作区顺利结束。在此次科考中,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自主研制的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系统,首次搭载在科考船“向阳红09”号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据悉,该定位系统将为“蛟龙”号开展后续试验性应用提供定位服务。
海底状况复杂且能见度差,要想知晓潜水器的所在位置并不容易。此次进行试验的超短基线定位系统,通过“向阳红09”船对“蛟龙”号进行实时定位,跟踪潜水器水下作业运动轨迹。当“蛟龙”号身处海底时,它在水下每8秒发出一次的声学信号,到达“向阳红09”船上的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各接收传感器时会有先后顺序,利用这种时延差,超短基线系统就能计算出‘蛟龙’号的具体位置、所处的深度以及与母船的距离。
据悉,2014至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分三个航段开展试验性应用。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一航段,是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区开展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2014年11月,“蛟龙”号科考团队将前往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等海域执行第二和第三航段任务,开展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调查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