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公司四院成功突破了以新型摆动喷管技术、新型耐高温材料技术、燃烧室分段对接等为代表的固体发动机多项关键新技术,实现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对提升该院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提高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及其应用领域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预先研究是技术积累的途径,技术积累是型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围绕重大航天技术前沿领域和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不断加大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预先研究与应用研究力度,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技术研究及型号技术攻关工作。特别是在集团公司“十二五”自主创新项目、航天基金项目、航天支撑项目等的大力支持下,该院以型号研制生产需求为牵引,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仅三年内,申报开展的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累计达到十余项。
在发动机设计、模拟仿真、基础材料、精细化工艺等多个方面,该院相继攻克和解决了一批影响型号研制生产的瓶颈技术难题,取得了以新型摆动喷管、新型耐高温材料、多层复合绝热结构、固体分段对接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完成了固冲发动机、固体大推力发动机等一系列航天背景型号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演示验证试验,推动了一批型号的研制立项与工程研制。
新型摆动喷管具有摆动力矩小、结构质量轻、检测仿真特性好、工作可靠性高、贮存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近三年的攻关,该院完成了各项验证试验,并成功通过飞行考核,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矢量控制喷管技术,开辟了我国新型摆动喷管技术应用于固体发动机的先河,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新型耐高温材料,相比于当前固体火箭发动机普遍应用的材料,其软化温度能够提高50%,可以有效减轻发动机壳体外放热的压力。作为集团公司“十二五”重点支持项目,该院对材料的工艺性能替代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反复摸索,相继突破了制备技术、工艺适用性等多项关键技术,并在型号上开始应用。
本着“航天发展,动力先行”的原则,该院提前开展了固体助推技术的攻关研究。近年来,该院相继攻克了以分段对接、流动稳定性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圆满完成了大推力发动机、一米二段和两米三段式技术验证发动机等的研制试验工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固体助推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型号应用,该院在矢志不移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确保这些新技术、新成果实现在型号工程上的应用,该院大力推行技术项目课题负责制,推行预先研究、型号攻关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型号立项和新技术的市场开发,形成了以预研创新推动型号发展、以型号发展带动预研创新的良性循环,使该院呈现出了预先研究与型号应用“比翼齐飞”的良好局面,也使四院创新模式从传统的以完成任务为牵引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
同时,该院着力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平台,加强与西北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和优势单位在前沿尖端技术上的战略合作。今年初,四院与西工大联合建立了航天固体动力基础研究中心,在基础研究、项目合作、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该院大力推行技术创新激励,设立了创新贡献奖、技术研发创新基金和成果应用奖励,激发了各类人员的创新热情。
该院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综合性能的整体提升以及航天固体动力技术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