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导航型模块一季度出货量超200万片

   日期:2014-05-29     评论:0    
核心提示:5月21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依然是中外学者关注的核心话题。记者从学术报告以及展出的北斗应用新产品中,看到了近年来北斗应用取得的成就,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5月21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依然是中外学者关注的核心话题。记者从学术报告以及展出的北斗应用新产品中,看到了近年来北斗应用取得的成就,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新品展夺人眼球

“老人患老年痴呆,因出门倒垃圾走失”,“儿童在上学路上走丢”……类似事件屡见不鲜。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一些设计精巧、操作简单、形似手机的行踪器产品,内置了北斗定位芯片和SIM卡;监护人可以通过它随时追踪老人或孩子的行踪,拨打行踪器SIM卡号码,还能充当窃听器,清晰地分辨周边的声音信息。老人或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也能通过按SOS键来寻求帮助。

展厅内,一款被称作“防盗神器”的新品引发了参会者的浓厚兴趣。据介绍,只需把它放在机动车较隐蔽的位置,当出现异常移动或开锁时,它就会悄悄地向主人“告密”——发送短信并记录下行踪轨迹;车主即可通过无线APP,在相关网页上找到机动车的所在位置。有了它,就不用为机动车停在外面而担忧了。

展厅里,各种各样外形精美的手持终端让人不禁感慨智慧时代的科技魅力,而智能手机与北斗的融合,更是堪称一绝、夺人眼球。在北斗导航定位及短报文功能的支持下,手机不仅可以在高山、峡谷、海底等无信号的地区发送短报文求救信号、准确定位导航,还不耽误在电信覆盖区域拨打电话、刷屏上网或者看视频等。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北斗导航系统也开始为市政建设服务。例如,基于北斗定位的三维一体化平台,可以全面展示城市地上地下风貌及细部特征,以精确的三维坐标为基准、以时间信息为辅助,实现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多维数据可透视、可控制,为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持,避免类似城市遭遇自然灾害时恶性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市场钟爱北斗产品

由于北斗应用起步较晚,国内大部分导航市场早已被GPS所占据,但民众对北斗的特殊情感使其厚积薄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记者从年会上获悉,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北斗/GNSS导航型模块出货量已达200多万片,占国内市场的15%(不含智能手机领域),主要以车载导航、监控为主,而面向民政减灾、海事搜救的专用手机及对讲机、手持机等应用领域也在形成规模。这不仅完成了北斗应用产业化初期的可靠性验证,也培育了用户信心。

国产北斗/GNSS高精度测量型基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正在稳步增长。截至第一季度,国产北斗/GNSS高精度OEM板卡总销量达4.5万套,约占国内市场总量的30%;北斗/GNSS高精度出货量达到12万套,主要应用于智能驾考;此外,传统的测绘、CORS建设、形态监测也有很好的发展趋势,精准农业街景测量等也在进一步发展。

为了推动北斗应用的产业化,我国启动了一批行业北斗应用示范项目。其中,在交通领域,在“两客一危”近30万辆运输车辆上,已批量应用北斗兼容终端;在渔业领域,北斗船舶入网用户已有3万多个,伴随手机用户10万余个;另外,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也启动了区域北斗应用示范项目。

随着芯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发展,北斗产品也开始服务大众。目前,具备北斗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已有近4000万部投放市场,20多个品牌、200款车型的BDS/GNSS车载导航仪已经走向市场;此外,前装、后装市场也完成了20余万台的安装和销售。

“参加这次年会才知道,北斗应用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志愿者刘浩说道。“现在学好GPS,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利用和发展北斗。”东南大学GPS相关专业的陈俊良补充道。

窥看未来发展前景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孙家栋院士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北斗工程“三步走”计划中的第三步——全力推进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的组网,力争在2020年左右实现全球覆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指出,为实现上述蓝图,后续将加快推进系统全球组网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持续提升北斗系统服务的性能,确保亚太地区覆盖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还要拓展北斗/GNSS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速大众市场千万量级应用推广的进程,并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推进北斗/GNSS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杨强文研究员透露,旨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是未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到2015年年底,我国将完成150个框架网基准站和300个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点建设组网,为系统提供基本服务能力;2018年,将完成900个区域加密网基准站建设组网,为系统提供全面服务能力;同时,将建立配套的产品质量测试检定系统,保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专家表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模块研发将是未来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未来也将继续通过示范工程摸索解决技术瓶颈问题、理清产业发展思路、验证考核北斗系统。此外,涉及北斗应用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工作成为本届年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对国际民航标准的研究被高度关注,预示着北斗应用将进军民航领域。

 

伴随着北斗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由北斗定位导航服务衍生出的云端数据库将催生新的商业链,对人行踪轨迹的数据记录,将成为企业依据受众消费倾向进行商业布点的重要依据。虽然目前北斗产品趋于同质化,但“大同”背后隐藏着不同企业对技术参数、性能的锱铢必较,未来北斗应用必定向精准化方向发展,市场格局也将日渐明晰。北斗技术与产品还将继续与电信、地理信息等行业相融合,使产品更趋于智能化、可视化、系统化。

专家畅谈北斗应用

本届年会汇聚了国内外几十位院士和知名专家,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北斗应用。

要完成全球组网,必须增加在轨卫星数量,而要提高精度,则必须加快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范本尧院士表示,未来一定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学术交流的深度;在应用上,不需要全面开花,规模小而全对发展是不利的。他希望国家能发挥指导作用,集中发展一批北斗优势企业,使北斗应用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如在芯片市场,通过优胜劣汰,把做得好的企业集中起来,避免无序的市场竞争。

本届年会上展出的产品种类多、覆盖面广,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基础产品芯片、板卡及终端产品智能手持机、导航定位仪等。梁思礼院士对北斗发展信心十足。他希望未来各方在北斗军用和民用方面继续下工夫,更好更快地发展北斗应用产业,尽早解决全球导航问题。

“北斗应用产业化示范项目和企业联盟就像春天里长出的绿芽,让我看到了未来北斗应用发展的好苗头。”张履谦院士表示,示范项目对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非常重要,使北斗的应用逐渐从“小打小闹”向规模化发展。他希望,企业应与各地方政府、学校相结合,走规模化、平铺式发展之路。

戚发轫院士认为,北斗卫星性能高、可靠性强,下一步重在应用。他说:“没有北斗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他希望国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使用北斗导航系统,让人们从北斗应用中获益;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北斗变成世界的北斗。

北斗导航卫星副总设计师李祖洪认为,在区域运行阶段,企业要努力把北斗的产品做得更有亮点。中国有最大的手机和汽车市场,应将北斗技术与产品与电信、地理信息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两大市场。

当各分会的学术报告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作为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的谢军最关心的是公众对他们付出巨大努力的工程如何评价,有多少人在用北斗,又是如何用的。谢军表示,下一步将优化设计、提高卫星水平,提高空间信号的连续性、稳定性,使星地时间对得更准,使用户得到的数值更精确。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