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北斗产业营收增幅领跑新兴产业

   日期:2014-05-21     评论:0    

今天,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

继北斗产品在军品领域进入订单落地期后,全国的北斗产业已经迎来业绩释放期,民用芯片出货量从“万级”跃升为“百万级”。南京市经信委统计显示,去年我市卫星应用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亿元,高达42%的同比增幅,雄踞全市六类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位置。

产业化进展 大批“接地气”应用已诞生

位于高新区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是总参批准、总装支持,省市共同打造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短短几年,这里已经集聚了卫星通讯及导航相关企业50余家,去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闵一峰介绍,依托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基地搭建了江苏北斗地基增强平台、江苏北斗位置服务平台和江苏北斗产品检测认证平台。

“目前,南京市已经建立由6个站点组成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市域范围内可以实时提供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院长陈伏洲说,到今年底,覆盖全省的地基增强骨干网建设完成,全省范围即实现亚米级实时定位。与此同时,融合了移动通信、地理信息、智能传感、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北斗位置服务平台,实现了卫星导航—定位—授时—通信“四位一体”的重点突破。

数据显示,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信息,90%与“何时、何地”相关。而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依靠基于某一时点的位置信息发挥最基础的作用。陈伏洲说,这种“导航”和“授时”服务需求,恰恰是南京三大特色平台的优势所在。因此,“两客一危”(大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辆)实时监控车载终端、广泛应用于海洋施工定位的BDS海洋定位设备、高精度北斗RTK(实时动态差分测量技术)设备等一大批“接地气”的应用在宁诞生。

突破重点 六大领域应用抢占高端

“作为位置类服务供应商,我们的北斗大型赛事车辆指挥调度系统,去年成功服务了亚青会。”陈伏洲说,今年8月,北斗卫星应用将更广泛地服务于青奥的智能交通、智能安保和空气质量保障,在服务青奥的同时,借助这一国际赛事平台,推广“北斗”品牌。

除了北斗青奥综合应用示范,北斗在气象、电力、移动通信授时、智能交通和物流等五个领域的应用示范工程,是北斗(南京)基地确定的重点突破领域。

闵一峰说,在智能交通领域,南京基地重点打造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和基于北斗卫星差分定位的驾考与驾培系统;工业领域,重点突破基于北斗的工程机械远程管理和精细物流管理系统;智能公共安全领域,重点突破基于室内外无缝定位的学生安保系统和城市综合管理系统。

今年2月,由国电南瑞牵头,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等参与的“北斗电力高精度授时与全网时间同步系统应用示范”在宁召开项目推进会,目标是在明年自主研发出安全可靠的高精度授时与全网时间同步设备和应用系统。

“授时系统是国家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一位北斗企业负责人解读认为,此举意味着北斗(南京)基地正在抢占高端,打破电力等重要领域对GPS系统的过度依赖。

产业前景 南京北斗产业或将“放卫星”

上个月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3年度)》预计,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明年将达2000亿元规模。

“作为国内四大北斗产业基地之一,到今年底,我市将形成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北斗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140亿元。”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卫星应用企业总数已超百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企业约占20%。今年头两个月,卫星应用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亿元,增长29%。

“在省有关部门每年定向支持北斗产业基地内企业不低于3亿元的背景下,高新区每年安排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北斗产业集聚。”高新区北斗(南京)基地有关负责人昨天说,园区还将进一步整合卫星应用、高分遥感、地理信息等领域的优势,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目前已经有50多个在手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负责人透露,其中,经过三轮洽谈,已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除了在宁合作建立航天科技卫星应用基地、成立中国北斗产业研究院、设立北斗产业发展基金外,还将共同研发运营一颗遥感小卫星,共推一批北斗应用。

与此同时,还将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重点引进北斗芯片、信息安全等项目。

 
标签: 卫星导航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