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行的“高交会”上,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各显神通,让市民大开眼界。但正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4月11日,笔者从带着近10款机器人参展高交会的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获悉,到2016年,重庆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蛋糕将达到120亿元规模,届时,机器人的“身体、大脑、神经、心脏和血管等重要器官”,都将实现本地制造。
华数机器人公司是两江新区去年引进的一家国内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海滨介绍,华数投资重庆前曾聘请专业机构,对国际、国内以及重庆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及市场情况进行过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全球制造行业使用机器人最为普及的国家是韩国,其次是日本和德国,而中国工业机器人万人(产业工人)拥有率不到30台,不到韩国的1/10,甚至落后于泰国。在国内,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的工业机器人万人拥有率较高,而包括重庆在内的内陆城市拥有率较低。
“根据国家工信部的有关规划,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万人拥有率将提高到100台。”杨海滨说,增量背后,意味着巨大的市场蛋糕。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3.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16.9%,成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未来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可达 30%,爆发性增长可期。进军重庆的华数机器人公司对重庆市场也作了相关分析,结论是:到2016年,重庆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20亿元。
杨海滨称,工业机器人大致可分为五大部分,即本体(机器人外壳,相当于人的躯干);控制器(指令输入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伺服系统(指令传输,相当于人的神经);电机(提供动力,相当于人的心脏、血液循环系统);减速器(控制扭矩、速度、力量,相当于人的肌肉)。这五大环节中,包括华数机器人在内的已落户重庆的机器人研发、生产机构和企业,能完成本体、控制器、伺服、电机四大环节的研发和生产,只有减速器这一环节尚需从国外进口。这意味着,除了 “肌肉”外,机器人的“身体、大脑、神经、心脏和血管”,都将实现重庆本地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