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中国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日期:2014-03-17     评论:0    
核心提示: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体生理特征,如身高、体重、呼吸量等;二是人接触空气、水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时间、频率、途径和方式;三是人居环境中污染源分布情况;四是人对暴露风险的防范行为。

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体生理特征,如身高、体重、呼吸量等;二是人接触空气、水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时间、频率、途径和方式;三是人居环境中污染源分布情况;四是人对暴露风险的防范行为。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不仅与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相关,还与人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密切相关,了解我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特点,对于提高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准确性,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防范环境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部定于“十二五”期间组织开展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并于2011-2012年完成了对18岁及以上人群的研究,编制了《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成人卷)》和《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手册(成人卷)》。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公布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工作情况,这位负责人介绍,本次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环境暴露行为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国外居民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应优先使用我国居民暴露参数,避免使用国外居民暴露参数所致偏差。以经水暴露为例,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单位体重的白水饮用量为31毫升、每人每天洗澡时间为7分钟,美国居民分别为 13毫升和17分钟。在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情形下,我国居民经口饮水暴露的健康风险是美国的2.4倍,经皮肤暴露水的健康风险是美国的40%。二是地区、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明显。以城乡差异为例,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天室外活动时间为3小时、每日每公斤体重呼吸量为250升,农村居民分别为4.3小时和260升。在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情形下,我国城市居民暴露于大气污染健康风险是农村居民的70%。三是现代型和传统型环境健康风险并存,传统型风险仍占主导地位。由于规划和产业布局原因,我国有1.1亿居民住宅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石化、炼焦、火力发电等重点关注的排污企业,1.4亿居民住宅周边50米范围内有交通干道, 应尽快建立高风险地区的环境健康风险监测哨点,开展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国有5.9亿居民在室内直接使用固体燃料做饭,4.7亿居民在室内直接使用固体燃料取暖,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应加速实现生活用能清洁化和优质化,加快饮用水安全改造。四是具有环境暴露防护意识并采取防护行为的人数比例偏低。加强环境健康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公众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认识和防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位负责人指出,本次研究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随机抽取了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91527人,样本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与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较好的全国代表性。为保证质量,本次研究制定了统一的质量控制方案,建立了国家、省和县/区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对各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调查问卷的应答率为95%,问卷有效率为99.6%,对3%调查问卷进行了抽检复测,复测结果的一致率为99%。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努力做好针对婴幼儿和儿童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力争于“十二五”末发布相关成果。与此同时,环境保护部将继续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从调查、研究、信息共享、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各个方面增强技术储备,不断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能力,以实际行动探索环保新道路,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