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时期。城镇化和城市化被认为是未来2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它既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过去我国的城镇化比较单纯地强调经济建设,结果造成城镇化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建设智慧城市成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与重要途径之一。
日前,同方物联网应用产业本部数据资源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席壮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就大数据分析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科学应用做了精彩的阐述。
从顶层设计入手,用指标体系量化
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是解决城市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增创城市发展优势的新举措,需要全市统筹、全员参与。
然而,过去由于观念、体制、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融合程度不足,造成了很多的信息孤岛。
席壮华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用指标体系进行量化。
顶层设计绝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规划者首先要考虑每个城市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区域影响和辐射范围,提出一个城市的独特定位和发展目标。
在此基础之上,同方基于丰富的实践提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可以帮助用户把城市发展目标与数据建立起联系,用数据分解目标、量化进展状态。
建立二级数据库,形成闭环优化
智慧城市的规划和推进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调整优化。同方的作法是建立由总数据中心和二级数据中心所构成的两级架构,总数据中心负责围绕总体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各条块或各领域运行规则的制订和基于数据的评判;二级数据中心负责各条块运行规则的细化与执行,针对性地收集数据并向总中心进行反馈。
“比如对北京的交通治理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级数据中心为政府出台新的政策提供依据,二级数据中心则可监测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这样就能形成智慧交通比较完整的管理链路。”席壮华说。
独立行业的数据资源体系,集团化的大同方优势
大数据并非全新的技术,席壮华认为这更多是观念上的变化。过去的数据量有限,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的兴起,导致了数据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是数据自身并不能做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把其中的价值挖掘出来。正是因为同方一直拥有这样的理念,在多年的数据分析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当大数据时代到来时,同方也站在了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最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同方提倡一种理念:要建立独立于行业的数据资源体系。当传统厂商的解决方案聚焦于不同行业的特殊性时,同方在大量行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梳理数据间相关性的全局数据,理论上能够覆盖所有的行业,从而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如果把大数据这条产业链上的厂商进行分类,席壮华认为国外商更多的是在卖服务器或者大数据的系统软件,另一类像百度或者阿里巴巴这样的厂商自身具有海量的数据,可以加工出一些公用的数据产品,而像同方这样的厂商拥有一套以顶层设计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和技术,也有帮助客户把数据发挥出更大作用的实践经验。用户的目标按照同方的指标体系进行分解,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么和缺什么,缺的部分可以通过公共的大数据产品获得,从而使组织的业务更完整。
另外,同方所涉足的业务领域比较全面,有软件、有RFID芯片、有整机,还有专门做数字城市的团队。“这样就可以形成集团的整体优势,帮助城市做覆盖面更广的工作。比如RFID部门擅长数据采集,我所在的部门擅长从顶层设计入手去理解大数据分析所带来的价值,再基于成熟的指标体系帮助用户发挥最大的效益。站在大同方的角度来说,我们具有这样的优势。”席壮华对同方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中的机遇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