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是未来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汽车之间的跟踪和安全提示系统已经逐步开始商业化,路况的及时更新调度以及无人驾驶状态下的自动找车位泊车等功能都是智能交通可见的发展趋势。整体而言,中国智能交通企业在国外市场影响力、品牌认知度非常弱。特别是系统集成类的项目竞争中,几无竞争力。回望2013年的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状况更是喜忧参半。
2013年第一季度,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9.4%,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智能交通市场正在不断扩容,为各类IT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各大汽车生产厂家也跃跃欲试,智能交通的蓬勃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智慧城市的蓝图。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坐在无人驾驶汽车的汽车中,驾驶者无需手误方向盘,汽车就能以时速60千米行驶在车流拥挤的美国山景城街道上。需要告诉你的是这并不是一种想象,谷歌的Self-Driving-Car的道路测试总里程已经超过了50万英里,从前只有再科幻片里的场景如今已经变为事实,美国已经有部分地方政府允许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这无疑给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者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如果主控系统检测到故障或者车辆处于比较陌生的环境,无法判断该做出何种反应,汽车会提醒驾驶员进行手动操作。所以目前Self- Driving-Car的主副驾驶位都需要坐人,让习惯驾驶操作位无需做任何事往往让体验者“无所适从”。谷歌计划在5年内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无人驾驶离普通消费者越来越近。90%以上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疲劳驾驶、酒后驾车以及人的反应速度等因素造成每年大量的交通事故,克服人这样一个主观因素让无人驾驶汽车有了广阔的市场,从此以后即便你不会开车或许也能够在路上感受驾车的乐趣。
2013年我们在无人驾驶的领域似乎看到了曙光,然后这仅仅是谷歌这个IT界的大佬唱的独角戏,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众多的IT厂商都将目光聚焦于娱乐交互系统上,同时推着汽车公司往前走;然后汽车公司这几年一直把心思放在智能驾驶安全辅助技术上,即使技术市场过剩也乐于此道。
2013年该领域最新的课题是“疲劳驾驶预警系统”。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车祸大部分是由于驾驶员长时间的疲劳驾驶造成的,现在几乎所有的主流车企都已经普及摄像头、中距雷达、长距离雷达等组成的驾驶预警辅助功能。
本田公司也开发了自动刹车系统和危机变道系统,但只把自动刹车系统应用到了新一代雅阁上,当行车路线上的障碍物被检测到时,系统会根据不同的距离,对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做出声音预警、安全带震动提醒和强制刹车三个自动措施。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恐怕这一套系统要让驾驶员抓狂了,北京的早高峰如果你驾驶的汽车上安装这样一套系统那么你就一步也别想走了,所以在考虑安全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国的现状,中国的智能交通在世界上恐怕也是一个难题。
伴随城市智能交通业对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解决交通拥挤、确保运输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其越来越重视,同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随着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出台,中国城市智能交通行业投资额预计将继续快速增长。 我国智能交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2014年智能交通行业基础建设基本成型,注重应用成为发展主方向,投资增长率将接近30%,预计应用投资规模超过 500亿元,全国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水平将显著提高。
从行业规模来看,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尚不足400亿,而美国智能交通行业的收入已达到1118亿美元,我们的近邻日本的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377亿美元,是我国的6倍。而从智能交通的发展特征来看,我国以硬件投入为主,占投入总金额的80%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投入主要集中于软件与服务方面,因此我们在软件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日益严峻的交通状况让智能交通的发展越来越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