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智慧城市” 概念提出以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能源、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效果已经逐步显现,智慧城市也得到了更多的实践和认可,在我国由东向西形成了一股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到了2013年,热潮中出现了“冷调”,一些主流媒体以及业内人士,包括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已经过热的观点,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应该避免一哄而上,需要更加注重特色与基础,并且这种“过热论”迅速扩大,影响日益广泛。那么,智慧城市建设,真的过热了吗?
一、热潮与问题共存,催生智慧城市“过热论”
“智慧城市”概念问世后迅速风靡全球,我国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为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给予了多种形式的支持和指导。工信部分别于2011年7月和2012 年7月批复扬州、常州为“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科技部于2012年11月组织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并在国家“863”计划中专门设置了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课题;而住建部则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智慧城市试点,分别于2013年1月、8月公布了第一批90个、第二批10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特别是第二批试点数量比原计划增加了一倍有余;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牵头,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共同参与,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报请国务院发布。
研究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协会联盟等各类机构也深入参与到了智慧城市建设中,参与热情持续高涨。从2012年开始,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各种峰会、高层论坛、展览会、研讨会接踵而至,以“智慧城市”命名的产业联盟、推进联盟等组织机构相继成立并迅速活跃,IT企业纷纷推出围绕智慧城市的各种解决方案。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报以最大期望的莫过于地方政府,北京、上海、宁波、无锡等地相继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截至2012年5月,据赛迪设计统计,全国345 个地级市/州/盟/地区(不含港澳台)及直辖市中,有36个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与计划;而到了2013年3月,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199 个,超过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数量的50%。
但在全国范围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下,“不建智慧城市就会落后”的紧迫感让一些城市倍感压力,部分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我国“智慧城市”实践还处于概念、框架构建期,人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更多还局限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支撑的智能城市概念,部分地区将智慧城市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当成解决所有城市发展难题的“万能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明显不足,存在着期望过高的风险。
其次,一些地方在规划和实施智慧城市过程中,不注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也缺乏相关的管理、考核、监督机制,这使得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容易出现仅关注单个信息化项目、单个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现象,对智慧城市统筹规划和总体架构把握不够,难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化、集成化发展,从而在建设过程中形成新一轮信息孤岛。例如,长春偷车杀婴事件中,总投资1.4亿余元长春天网工程并未发挥作用。究其原因,虽然案发时长春市监控探头已有6万多个,但是不同城市之间的视频监控系统并未互联互通,案犯在不同城市间逃亡时,系统难以追踪其信息。
第三,一些智慧城市项目未经统筹规划及可行性论证,即盲目上马、仓促上马,建设过程重硬件轻软件,软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与硬件投入比例失衡,导致成效低下、资源浪费,出现了一些“形象工程”。例如总投资8.5亿元,全国第一个“监控合一”的某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苯胺泄漏事故中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的投资,效益在哪里呢?
第四,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重工程建设,轻制度、政策等环境建设,项目建设各自为政,导致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力度偏弱;一些项目缺乏运营和运维管理的长效机制,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法制环境,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项目难以持续。
与此同时,部分智慧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不充分考虑现有信息化基础、产业基础,不紧密结合城市发展特色,盲目贪大求全等问题。很大程度上,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智慧城市建设方向不清晰、建设目标不明确。
二、智慧城市热潮背后的隐忧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内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挑战,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能源资源价格不稳、失业率上升。在我国,三十多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传统三驾马车的作用日益减弱,城市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领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需要用创新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应运而生。
如上所述,智慧城市热潮形成有其历史背景,但是,在这股热潮下智慧城市建设中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隐忧。
首先,地方政府对于智慧城市的重视、认识程度尚待进一步提升。据赛迪设计调研发现,真正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的城市数量非常少,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没有信息化专项资金,信息化建设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即使是在智慧城市建设如此火热的今天,在智慧城市领域投入的资金仍然少之又少,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还是停留在规划、宣传阶段,实质性的建设工作很少。因为在很多城市管理者眼中,信息化、智慧城市是一个需要持续投资、见效周期很长的事情,远没有抓招商引资、抓城市建设效果来得快。这导致了地方政府的信息化主管部门能掌握、统筹的信息化资金少、信息化项目少,缺乏抓手,智慧城市建设的全局管理、统筹协调的职能就弱,建设过程就容易出现上述各自为政、方向偏离等问题。
其次,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统筹力度仍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就在于打通行业、区域、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和行政服务效能。但赛迪设计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集成服务仍是地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其核心问题是现有体制机制的限制。在地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政府部门都表示出愿意开放、愿意共享的态度。但是随着国家一些重大信息化工程的深入建设,相当多的数据并不在市级政府层面。而且,一些国家部委以信息安全为由,对系统对接、数据交换做了严苛的限制,地方政府对这种由上而下的约束往往束手无策。今年4月份由国家发改委、中编办、工信部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对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式、范围提出了意见和要求,并提出了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监督考核等方式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工信部、国资委联合印发《2013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对铁塔、杆路、基站、管道和室内分布系统等5项内容以及重点场所WLAN的共建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相关文件具体在具体行业、区域的落地生效,还有待时间检验。
三、期待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所涵盖的领域与范围遍及城市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是一项渐进的、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与完善。为了解决问题,化解隐忧,赛迪设计建议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以下两方面需要持续强化。
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规范、指导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行动计划等上位规划的统一要求,坚持统一框架、统一标准、分头建设。加快出台《信息化促进条例》、《“智慧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对顶层设计进行明确,以体制机制创新来加强区域间、城乡间、行业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以集约共享为原则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充分整合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最大程度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益。
二要加强智慧城市的宣传力度,提高各方认识程度。我们仍需要广泛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尽快建立政府常规化培训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培训班、社区课堂等形式,建设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展示中心,加强智慧城市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舆论引导,既要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注重,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对智慧城市建设规律、建设模式等内容的再认识,又要引发企业市民全社会的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情;既要避免出现贪大求全、急功近利的建设趋势,也要避免出现优柔寡断、难于创新的现象,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局面。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手段的变革,对于行政体制机制的变革有着倒逼作用。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广泛开展,相关技术、理念日益成熟,重实效、重服务的建设理念将会深入人心,统筹推进的体制机制也将日益优化,智慧城市建设将得到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