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使用降落伞,为了承受着陆时的巨大冲击,合肥科学岛的科研人员为嫦娥三号研制出新型“减震器”,帮助嫦娥在月球顺利软着陆。
与汽车、飞机上的减震器不同,这种月球探测器上的“减震器”,一方面要有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吸收巨大能量的能力,而这不是一般的减震材料能够消化得了的。为此,中国探月工程选择了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固体所来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而固体所的科研人员也不负众望,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金属。这种新型金属与普通钢不一样,塑性非常好,有着强大的变形能力,通过类似于弹簧一样的“变形”,可以将能量消释掉。
嫦娥三号必须在月球实现软着陆,这将通过发动机反推并调节推力来实现。为避免冲击力“震伤”探测器,探测器需要减震设备。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韩福生博士介绍,探测器主要靠两个设备进行缓冲,“首先就是四只脚,能够抵御纵向冲击。”又因为月球表面不平整,落地时还会产生横向冲击,“这就需要连在四只脚上的拉杆来抵御。”这种横向拉杆,就是固体所的科研人员花费数年时间研制的。
让探测器平稳地降到月球上,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据了解,人类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共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全球仅有美国、前苏联完成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