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北京交通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局长张树森如此描述:坐公交车的乘客出门前可以掏出手机,查查最快一班车还有多久进站;搭地铁的乘客通过推送信息,可以了解即将搭乘的线路上车厢里挤不挤;自驾出行的人能看到目的地周边路侧停车位还有没有空位;如果是来京的游客,还没抵京就能通过网络租辆汽车或者自行车……
按照本市2013年至2017年智能交通行动计划,未来4年,本市将花费数十亿元打造一座“智慧交通城”,市交通委将打造多方式一体化的公众出行服务平台,供市民随时使用这些交通信息。
78条线路到站情况免费查
在研讨会现场的展示场内,几乎每位观展人都会在“北京实时公交”的展台前掏出手机,免费下载这款终端。市民梁小姐说:“冬天就怕站在寒风中等公交车,这个软件能查车辆实时进站信息,以后就能踩着点儿出门了。”
据软件的研发部门介绍,即日起,市民就可以从网络App商店免费下载这款“北京市实时公交”软件,查询到300外、99等78条公交线路、5120个站点、2400余辆公交车的实时到站信息。
体验:公交车进站变“黄”
目前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实时查询、公交提示、收藏站点、换乘查询等。以实时查询为例,记者输入42路,选择从东四十条桥西到广外甘石桥方向,北海北门站。之后,画面上显示一辆蓝色的公交车刚刚驶出宽街路口东站,文字提示距离北海北门站还有两站,大约1.56公里,预计需要 1分37秒抵达。当车辆抵达后,图标会显示成黄色,文字也会滚动提示“请抓紧时间上车”。
同时,收藏路线功能里,用户可以将常用线路保存起来,上下班时一键查询;公交换乘查询涵盖了600多条公交线路和既有地铁线路信息,可以为用户定制出行线路信息;出行提示则可以及时报道公交线路绕道、甩站等信息,避免用户“搭错车”。
成果:准确预报率超8成
从2011年开始,软件研发部门联合公交集团和祥龙公交等行业企业信息中心,以科技部863项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和交通委科研项目为依托,进行数据接入、公交到站距离和时间预测关键技术、评测体系以及示范系统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数据接入与梳理、到站时间和距离预测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数据处理系统和基于智能手机的服务软件,开展了四次路测,78条线路基本具备了面向社会开展示范服务的条件。
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副主任杜勇介绍,“四次测试的结果,准确预报率在85%以上。”在这些已经实现预报实时进站信息的78条线路中,包括17条市区公交、33条八方达所属线路和28条祥龙公司所属线路。
展望:两年内实时预报全覆盖
今年年底前,可以实现实时查询的线路将扩充到100条,新增20多条8字头和9字头公交线路,延庆县和怀柔区等郊区县将率先试点。杜勇解释,城区公交线路覆盖密集、站点近,而且发车密度相对集中。郊区县的发车间隔较大,站点间距大,实现实时查询功能显然更迫切。
到底什么样的公交线路可以实现实时查询?软件研发部门介绍,最基本的是公交线路所有车辆都需要安装车载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目前本市仍有一批公交车尚未安装这套系统。不仅如此,交通部门还建立了一套评测体系,只有GPS静态覆盖率、GPS平均发送间隔、GPS动态覆盖率、预测准确度、预测准确率5个指标都达标时,这条线路才会推出实时查询服务。“我们的数据大约每5秒钟就会更新一次,每一次预报都是根据当时回传的车速及运营情况专门测算的。”
预计未来两年内,本市800多条公交线路和300多条郊区客运线路将陆续配齐车载定位系统,实时预报将全部覆盖。
“实时公交软件,不仅对乘客有用,对公交运营者也十分有用,通过该软件,公交运营方可及时发现各线路行车间隔大小,以便及时调度。间隔大的,该加车就加车。”研发部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乘客可以随时反馈错误信息,我们会定期汇总纠正系统,争取更高的准确预报率。
提示:软件版本需不断更新
该软件目前属于试用期,专门设定了手机用户反馈专栏,研发部门会持续完善手机终端软件功能和用户体验,并定期向公众发布更新版本。在示范服务期间,相关部门成立保障工作组,确保示范线路的稳定运行。
“避堵”导航油耗降18.9%
道路拥堵、尾气排放、能源紧张、气候危机……这些问题,随着中国的急速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日益凸显,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能源消耗和CO2 的排放,2011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一家汽车公司联合实施了“绿翼——新交通信息系统项目”,车主在爱车上安装一个“避堵”导航仪,不仅可以主动绕开拥堵,而且能实时监测驾驶习惯和尾气排放等。市交通信息中心副主任杜勇昨天透露,这项信息节能减排项目已经转入实质操作阶段了。
体验:1.2万“望京人”尝鲜儿
“绿翼”项目选定望京作为试点区域,发放12000台具有DRGS(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动态路径引导系统)功能的便携式导航终端设备,分析交通信息的应用对交通流的影响及单车出行效率的提高。同时,该项目还选定本市范围内600位日产定制车型用户,发放具有EMS(智能节油和驾驶习惯建议系统) 功能的便携式导航仪,验证交通信息与驾驶行为提示功能的应用对单车的出行效率及油耗经济性的改善效果。
负责此次志愿者招募的工作人员说:“望京区域的路况比较有代表性——主干道车流密集拥堵,支路等小路相对车流较少。”
一位参与试点的志愿者介绍,“避堵”导航使用起来跟普通导航仪差不多,就是开机时间稍微长一些,数据更新得快一些。大约每5分钟,导航的路况就会更新一次。“这些路况信息是实时数据。交通部门在1.2万辆出租车上都安装了GPS系统,根据这些车辆在路上的实时运行情况,综合路面摄像头等固定监测系统,最终得出每条路的实时路况。”
成果: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1.1%
昨日,这些志愿者近一年的试点数据首次发布:安装了EMS便携式导航仪的车辆,每一旅程(约16公里)的油耗改善率为1.3%。安装了DRGS 导航仪的车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1.1%,燃油消耗量降低18.9%。同时,“绿翼”还建立了一套能够将验证和实施整合在一起的“节能·CO2”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定期通过政府网站、主流媒体发布社会整体节能减排效果以及个人油耗的节约效果。
展望:“避堵”导航将出手机版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的数据模拟表明,若本市能有10%的行驶车辆搭载该动态路径引导系统,则北京市整体的平均行车速度可提高约10%,燃料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可削减约10%。
按照计划,现有“绿翼”DRGS&EMS服务,将通过商业合作方式向各大日系车厂进行推广,通过汽车前装导航搭载 DRGS&EMS服务,提高“绿翼”终端数量。同时,研发部门还计划开展基于智能手机的“绿翼”客户端推广。用户输入车型和排放量后,除了可以体验“避堵”导航,还可以体验“随车大夫”服务。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手机放在车内可以自动识别出车速,然后根据驾驶线路等信息,由后台测算出车主的一些有待改进的驾驶习惯,随时提醒。”
市交通委介绍,“绿翼”项目的实施已经形成一套新的规范和标准,培养了一批绿色出行智能交通系统研发、运维的专业队伍,有效推动了一个绿色出行智能交通产业链的形成。这也标志着本市利用交通信息服务技术促进交通节能减排、缓解交通拥堵工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交停车费有望刷“一卡通”
自2012年5月份开始,本市先后在朝阳、东城和西城的74条街道近5000个停车泊位开展停车电子收费试运行工作,共计投入使用收费终端POS/PDA215台。
试运行期间,北京市路侧停车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电子收费、清分结算、监控管理、督察管理、咨询投诉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市交通委介绍,下一步,本市将结合路侧车位“一车位一编号”统计情况,相应升级停车管理信息系统。
体验:空车位后台实时显示
“我们采用地磁传感器系统,通过在车位下方埋设地磁传感器采集车位状态信息,实现对路侧停车泊位的实时监测。”在展示区内,北京市停车管理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打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朝外北街的地图,沿线两侧都标志着红绿两种颜色的汽车图标,“红色的是有车状态,绿色的是空位,如果有故障,这个车位会不停闪烁。”
今后,这种车位智能显示有望在交通系统的网站上实时更新,市民出行前可以先查询一下目的地附近是否还有空车位,提前给爱车找个稳妥的停放处。
其实,从去年5月起,本市率先在朝阳区霄云路等12条道路试点电子收费。车主停好车后,收费员直接通过手持POS机输入车牌号等信息即可,车主离开时,后台会直接打印出一张算清停车价的小票。
“这样做可以省去扯皮的时间,我再也不会因为计时长短问题跟车主有争执了。”一位停车管理员坦言,“目前由于系统设置的问题,一般司机也不会选择刷卡,都是我们收了现金然后刷自己的卡完成电子收费。”
截至今年10月31日,累计记录停车次数391200次,刷卡103970笔。
展望:停车缴费可刷卡
根据今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本市现有路侧停车场4万余个,大部分分布在中心城区内。今后,这些车位都将陆续实现电子化收费、车位检测、视频监控“三位一体”的管理,在各区县交通委的后台上,车位的信息和电子化收费的情况将一目了然。
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停车电子收费可以明显改善目前停车时拒付、“议价”等现象发生,减少车主与停车收费员出现的纠纷,保障双方的权益。目前,这套系统仍在改进中,将来车主有望刷一卡通或者银行卡实现缴费。
提示:路侧电子停车流程
车辆到达时,收费员引导车辆停到空闲泊位,使用手持POS/PDA识别车辆号牌,并打印出停车条(包括泊位号、停放起始时间、车辆号牌等)。此时,POS/PDA自动设定泊位状态为“泊位占用”;车主取车时根据POS/PDA机上显示的金额收费,打印缴费单,泊位状态变为“泊位空闲”。若停车车辆为特种车、残疾车或包月车,则收费员在进行车辆到达处理时,根据车牌对当次停车做相应记录,并将车辆照片等取证信息上传后台,车辆离开时不收费。在收费员每日上岗通过POS/PDA登录系统时,系统将在上岗停车点上登记有效的包月车辆清单和欠缴停车费车辆清单下载到终端。
刷手机乘公交车
中国电信的展台前,公交车上的刷卡机被摆在显眼处。一位工作人员拿着一台没有后盖的手机,反复演示如何用手机当一卡通使用。
手机变身公交卡其实很简单,但需要把手机的SIM卡换成带有公交卡功能的卡。上车时,把手机向刷卡机一靠,就实现了公交刷卡。“手机公交卡”不但功能与公交卡一样,充值方式也相同。一位电信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用户只须充值100元话费就可以免费开通这个功能,话费也将以每月10元的方式分 10个月返还。”
自动提醒公交到站
一款名为“爱帮附近”软件的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北京有近千条公交线路,目前并不能实现每一条都播报进出站情况,需要加装车载定位系统。我们的软件则全靠人力实现这些播报。下载了客户端的用户可以随时分享所乘坐线路的情况,也可以发问某条线路的运行情况。
目前,该软件的适用人群达到150万人,每天分享信息量在2000条左右。最有意思的是,该软件可以实现提醒功能。工作人员说:“您可以设定下车站,当距离目的地还有500米或1000米的时候,手机会震动并响铃,提醒乘客不要坐过站。”
其他亮点
今年4000万元开发“交通脑”
如今,打开手机应用软件库,各种各样的功能软件让人眼花缭乱。究竟哪一款最靠谱?打造一台高科技的“交通大脑”,交通主管部门在其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局长张树森坦言,不同阶段,政府部门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
在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由于投入大,前景不明朗,一些公司和企业不会贸然研发智能交通类产品时,市交通委将起主导作用,通过掌握的信息资源推进一些示范项目。今年,本市就投资4000万元用于研发各类智能交通项目。
当项目初现成效时,政府部门改为引导为主,鼓励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对于改善交通环境意义不大,也不利于市民使用。”
最终,交通部门将起到督导作用,比如出台和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政策,护航这些有助于市民出行的软件良性发展。
“未来,我们肯定会推出统一的平台,将这些智能交通项目一网打尽,方便市民选择使用。”张树森说,“先开放的项目一定是市民最关注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