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力量,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坚持自主创新、奋勇攻关,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一举攻克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建立与维持高精度坐标框架的关键技术难题,此项技术创新近日获2013年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坐标框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战略性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建立与维持高精度坐标框架,是当前大地测量现代化发展的一个迫切任务,也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很多国家致力实现的目标。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卫平介绍,专家们在刘经南院士的指导下,通过多年攻关,突破基于卫星定位系统构建现代化坐标框架的关键技术,解决现代坐标框架建立和维持过程中所涉及的精确性、动态性及统一性等难题,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卫星导航基础建设高精度计算指标的实现。
随着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NSS)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普及推广应用,要实现高精度定位,必须解决好坐标框架选取与计算模型确定的问题。目前,坐标框架建设处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从单一的“坐标服务”到多功能综合型信息化服务体系的转变,是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过程实现高精度定位遭遇的突出难题。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们创新性提出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方案,通过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的误差模型精化技术、天线相位改正模型、改进的数据预处理方法等提高了坐标框架的精确性;同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一套基于坐标模式的直接估计测站坐标和速度场的GNSS后处理方法,实现了由静态至动态的跨越,使用户可以便捷、高效使用;以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坐标转换软件,实现了海量坐标数据的全自动、高效转换,并能兼容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卫星影像以及大比例尺数字线划等多种图像图形格式的坐标转换,解决坐标基准的现代化服务体系问题,实现了我国卫星系统基础设施技术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