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出通知严格控制和管理汉堡包、方便面等食品,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饮料,预防小卖部食品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因此,针对食品添加剂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清理建议》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标准问题。
“无添加”食品多是噱头
“纯天然”“无添加”的商品还真不少。在饮料区,记者看到不少商品上都印有“不含防腐剂”“无添加”“纯天然”字样。以酸梅汁饮料为例,一款400毫升的“全天然”酸梅汁售价3.8元,另一款含有苹果酸、焦糖色、食用香精等添加剂的500毫升酸梅汁才卖2.5元。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了酱油上,一款500毫升的号称“遵循自然原酿”的酱油售价高达32.4元,是普通酱油价格的4倍多。
不过,在一些号称“无添加”的产品中却出现了添加剂的身影。一款自称“不加香精、不加防腐剂”的椰汁,其配料表中出现了酪朊酸钠、单硬脂酸甘油脂、木糖醇、安赛蜜4种食品添加剂。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顾客,大多数人都认为“纯天然食品应该就是无污染的绿色放心食品”。
食品是否真的能够实现“纯天然无添加”呢?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获悉,“纯天然”是商家制造的噱头,没有任何检验和认证支持,对于食品安全来说没有实质意义。食品专家也指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它必不可少。声称“不含防腐剂”“无添加剂”的产品,其实是误导消费者的一种说法。
食品添加剂需加强监管
前不久参加由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组织、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主办的“2013年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采访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上海食品企业均向记者反映,食品添加剂不同于非法添加和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本身不应该被妖魔化。
据了解,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中是不可或缺的,现在近97%食品使用各类添加剂。2012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主要品种总产量及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5%和8%。
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有1500余家,我国食品添加剂总产值约占国际贸易的10%。对方便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不断完善和国外与当地的合作不断增多等因素正推动印度、中国和韩国对食品添加剂需求的激增。而且在食用色素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色素剂品种最多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上海市质监局经常组织抽查企业添加剂采购记录,核对企业采购食品添加剂的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台帐记录,把好添加剂来源进货关;严控生产过程,以添加剂的储存及使用情况为重点,着重检查企业原料仓库和加工操作场所使用或存放非食用物质、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开展重点抽检,针对特定食品易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指标开展专项检测。
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制造和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当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次被提及,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添加剂标准体系的不完善。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5000多项食品安全标准,其中食品添加剂标准也存在一定的标准重复与混乱。
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研究员曾表示,标准数量多并不一定是好事,食品标准过多可能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重复交叉和矛盾,二是过度管理。标准的重复交叉和矛盾,会对标准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不仅让生产者无法找到应当遵循的标准,还会在监管中出现“标准一大堆,不知用哪个”的现象。甚至有时还会让不法分子钻空子,导致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的局面。
因此,针对食品添加剂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清理建议》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标准问题。
食品添加剂标准清理专家组认真梳理了现行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要求,充分借鉴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食品添加剂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际情况,研究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清理建议和拟定的食品添加剂标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