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产工业机器人整体水平跟国际大品牌还有较大差距,短时期内也不可能夺回老牌机器人生产厂家的市场份额,但业内专家给国产工业机器人开出了更可行的“药方”。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赵杰表示:“精细度、可靠性等指标确实重要,但市场和科研不同,不能一味追求高指标,应注重性价比。”他认为,我国这么多年来之所以没有发展好机器人产业,关键在于走入了追求高指标的误区。
赵杰解释说,国外高端机器人具有先发优势,在我国占据大部分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局面难以改变。因此,想要在机器人产业上寻得突破,可从低端机器人方面发力。“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较多,这类企业一方面迫切需要自动化设备,来解决用工难、劳动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还非常关注投资回报周期,希望花尽量少的钱和时间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