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描绘了卫星导航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到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的目标。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曹冲是参与《规划》制定的专家之一。在他看来,《规划》的出台,意味着吹响了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集结号”。
“以前我们发展卫星导航产业,都是基于美国的GPS,所以国家也没有下大力气去推。现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商用已经建立了一定基础,出台《规划》,就是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努力将我国的卫星导航事业做起来。”曹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绘制产业发展蓝图
2012年底,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商用也正式启动,并公布了正式版的icd文件。据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当前国际发展情况来看,卫星导航产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而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后续发展有强大爆发力,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而《规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以期在北斗卫星导航现有发展基础上,统筹规划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
“《规划》为我们绘制了一个蓝图,来指导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各个地方政府以及相应的行业、企业,也有了一个参照系,知道哪些是重点,应该怎么做。”曹冲说。
《规划》中还强调,要统筹规化、协调发展。曹冲表示,发展卫星导航产业,各方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需求为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作贡献,而不是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拓展大众消费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还提出,到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要在我国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
此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因此《规划》的这一提法,意味着大众消费市场将成为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重点。
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大众消费市场的应用,一直绕不开芯片的难题,由于体积过大,价格过高,北斗导航芯片的问题被业界概括为“又大又贵”。
不过据曹冲介绍,这一现状正在发生改变。据他透露,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的单芯片已试制成功,可以装到手机里,制造工艺是40纳米,预计在今年11月开始大规模生产。
“现在的进展比我们想象的快。只要问题被提出来了,大家就会去努力解决的。”曹冲说。
此外,发展兼容性产品的思路,也将有力助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大众消费市场的普及。
曹冲告诉记者,这种兼容gps和北斗的卫星导航终端,在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上均较单独的gps终端产品更具优势,而价格与单独的gps终端产品一样,所以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外进口的卫星导航终端也要兼容北斗,否则很难与中国市场上的产品竞争。而我国自己生产的卫星导航终端也兼容北斗。
此外,现在据2020年的规划目标还有7年时间,单独的gps导航终端将面临更新换代。
因此,曹冲认为,北斗在大众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将比《规划》中的目标更为乐观。
时空服务是未来方向
不过,曹冲也指出,要想更好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在发展环境方面进一步完善。
首先,政府应该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地基增强系统,需要国家投入引导资金,整合各方的资源把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起来。
其次,目前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在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存在着缺失。曹冲指出,卫星导航产业中有很多是小企业,而技术研发需要很多仪器设备,这些小企业往往负担不起。如果能由政府发起成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研发、测试等方面的服务,则将对这些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曹冲认为,在卫星导航领域的一些核心的、基础性的研发方面,国家也应投入力量,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让整个行业受益。
贺在华也认为,卫星导航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初期发展需要呵护,同时它也属于高科技产业,科研投入成本较高,回报期却较长。因此需要政府的支持,比如提供贷款的便利渠道。 除了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进一步完善,曹冲还认为,发展卫星导航产业,还应有更长远的目标,不只是发展卫星导航服务,更是要构建“北斗时空服务体系”。
所谓“北斗时空服务体系”,是以北斗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为基础,聚合多种卫星应用,融合多种系统技术,整合类型众多的数据资源,构建天地一体、无缝覆盖、功能强大的时空信息服务网络。
曹冲指出,通过建立安全、高效、可控的北斗时空服务体系与平台,可以提高对全球信息资源的掌控和治理能力,推动中国特色智能信息服务产业的领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