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明年9月上岗

   日期:2013-09-30     评论:0    
核心提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交通运行监测与指挥体系、面向出行者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整体交通运行效率和管控能力,有效增强城市交通应急反应能力。

昨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了解到,青岛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建设项目正式开建,预计于2014年9月份全面运转。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交通运行监测与指挥体系、面向出行者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整体交通运行效率和管控能力,有效增强城市交通应急反应能力。

据介绍,项目建设包括城市交通数据中心、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等。其中,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将在市区建设共计1178处交通信息采集点位,采用线圈、超声波、微波三种方式进行交通信息综合采集,主要检测和采集车流量、车辆占有率、平均行驶速度,在后台中心进行融合计算、存储。同时,建设267处路口(或路段)信号控制点位,其中自适应信号控制点位238处,进行动态信号配时调整,同时将相关交通数据回传交通数据中心实行区域协调控制。

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包括市南、市北、李沧三区的五纵、六横主干道以及七个商圈覆盖(七个重点区域辐射)的区域。五纵包括延安三路、威海路、人民路、四流路沿线;山东路、重庆路沿线;南京路沿线;福州路、黑龙江路沿线;燕儿岛路沿线。六横包括东海路沿线;太平路、香港路沿线;江西路沿线;胶宁高架路、宁夏路、银川路沿线;长春路、延吉路沿线;杭鞍高架路、辽阳路沿线。七个重点区域包括火车站周边、中山路商圈、前海一线旅游景区、东部商圈、台东商圈、辽宁路商圈、李村商圈。

“系统建成后交通信号灯会根据不同的交通拥堵程度,采用不同的自适应控制方式,并兼顾特殊情况下的信号控制。”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还可将车流量饱和或发生拥堵路段的情况通过图像等信息上传到指挥平台,根据实地情况调动警力,科学分流。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