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清化"已经成为智能交通的一个技术发展指标之一。对于视频监控而言,图像清晰度无疑是高清监控中最关键的意义。图像越清晰,细节越明显,观看体验越好,智能等应用业务的准确度也越高。而政府采购对于智能交通项目建设带来极大好处,智能交通视频监控产品高清应用更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智能交通构建智慧城市脉络,倾力城市化建设。
高清监控为交通保驾护航
目前,交通监控系统中投入使用的高清网络摄像机的像素可以达到130万、200万、甚至500万。高清智能网络摄像机传回的交通状况、路面状况画面更清晰更详细,信息更有效。这种从技术上的提升弥补了基于标清摄像机的监控系统的不足,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工作效率。近年来,各大厂商相继推出全高清、超高清产品,推动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向高清化、智能化发展。
对于视频监控而言,图像清晰度无疑是高清监控中最关键的指标。图像越清晰,细节越明显,观看体验越好,智能化等应用业务的准确度也越高。高清网络摄像机不仅能提供宽阔的视角,展现更多图像的细节,无论是色彩还原还是整体画面质量以及图像在处理分析上的质量都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普遍使用更高水准的h.264编码,让拍摄物体得到更接近真实画面的视觉效果。同时,存储设备的容量越来越大,价格不断下调,以高清图像存储的录像文件也越来越普遍,使得回放录像与实时画面达到同样高清效果,对于案件侦破、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智能交通构建智慧城市脉络
智能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发展重要的一块,如果发展得成熟,将会在最大程度软化城市的交通命脉,为促进城市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础。而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从1995年开始起步,至今,已有17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学习国外技术,试点运营,到建成各级路网管理中心。不得不说在政府的支持下,智能交通得以快速的发展。而交通运输部在2012年7月发布了《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这就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统计,"十二五"时期铁路基建投资2.3万亿元,前两年已经完成近1万亿元,后三年仍需投资1.3万亿元;"十二五"末高速公路将达12万公里。目前通车里程是9.5万公里,再加上乡镇、建制村以及一些线路改造,"十二五"后三年公路投资规模在2.5万亿左右;"十二五"后三年,还有40多个机场、近百个港口深水泊位待建。如此算来,"十二五"后三年交通投资规模近4万亿元。
智能交通发展至今,也逐步由当初的重it硬件,发展到重信息技术的应用。面对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的冲击应用,相信智能交通的发展将会更加智能,从而构建真正的智慧城市。
物联网发展倾力低碳智能交通
物联网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1999年提出,其概念为依托射频识别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而形成的网络。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的技术基础也主要是以射频识别、传感器为主的项目,而且多数还是试验性的小规模项目。由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技术及应用比较领先,因此物联网的兴起及应用,在发达国家也比较领先。美国是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其应用涉及多个行业领域,欧盟物联网在物流交通、电力等领域应用并形成一定规模。
尽管智能交通系统与交通物联网在发展目标上相近,技术要素与应用范围也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是物联网的应用背景更广阔,其网络广度、信息量及网络构建思想,是传统的智能交通系统无法比拟的。智能交通系统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开发利用方式,着重于从管理者的角度来采集和开发利用信息,而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则侧重于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利用模式,两者在对信息资源采集的精度、覆盖度不同,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也不同,运用的商业模式不同,产生的社会效益也会有明显差别。
可以认为,智能交通系统是智能交通发展过程中相对初级的阶段,交通物联网则是智能交通发展中的技术及理念升级阶段,物联网将为智能交通低碳发展提供质的飞跃及巨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