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求学路上,每一次选择张明明都会调整科研方向,有时更是来一次大跨界。可是,他不畏惧从零开始,科研之路越走越宽。作为“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现在张明明将全部精力放在风电技术研发上。
“就目前情况而言,风电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记者的问题,温文尔雅的张明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风力发电基础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应用,现在乃至未来5~10年,都是这位“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关注的重心。
在这之后,张明明更是打开了风电的“话匣子”,无论是国内外产业现状,还是我国风电技术研发环节的薄弱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其实,张明明最早为自己装备的是精密制造专业的知识,与流体力学、风电技术研究很难搭上边界。
从事科研十几年,他一路辗转求学,似乎每一次选择都是无奈之举,张明明数次调整科研方向。他不畏惧从零开始,科研之路也越走越宽。
“路”不会断
“到现在为止,我已回国4年4个月。”回国后,张明明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程热物理所)工作,成为该所一名研究员。
大致数来,进入工程热物理所从事风力发电基础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应用领域的研究,可能算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重大转折。
开展科研工作,需要科研人员在同一领域长期积累,年复一年辛勤耕耘,为未来的收获打下基础。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条“金科玉律”。
那么张明明为何“转折”?难道他不担心自己的科研路受影响而难以为继?
“人生没有绝路。只要努力就能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张明明早已思索过这些问题。
2008年,尚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高级研究员的张明明感到事业发展即将遭遇瓶颈。
“因为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涉及美国军方保密项目。这对非美裔人员而言有极大不便,即便获得绿卡,也难以接到核心研发项目。”张明明说。
于是,张明明决定回国发展。他先后接到了来自中科院和北京、上海一些高校的邀请。
“那时,我对工程热物理所的了解非常少。”张明明毫不掩饰,“也从未料到我会选择风电领域的研究。”
一番考察后,他发现,如果在工程热物理所工作,可能与自己之前从事的流体研究难以对接上,但是这里却能够提供一片全新的研究天地,“对于个人事业发展而言非常有利,同时也是国家所需要的”。
爱上风电
就这样,张明明很快就在工程热物理所落脚,“很幸运,我进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的团队”。
刚进入研究所工作时,张明明曾担心自己面对的是全新课题,出成果慢,难以在短期内为研究所带回来课题。
“研究所领导与徐院士却从未这样要求过我。”相反,张明明得到的是课题与经费方面的支持,这样他就可以安心研究文献、做实验。
进入研究所的4年里,张明明开展的研究几乎形成了“一条龙”:风资源评估,风场、地形与风力机间相互作用与风电场优化布置,风电叶片仿生气动控制,大型风电叶片载荷智能控制,海上风电利用以及相关实验技术等。
目前,对应全球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趋势,风能作为一种可行性比较高的可再生能源获得人们的青睐。
然而,风力机设计标准均是在欧洲风资源的基础上制定的,很多内容并不适用于我国特殊的风资源环境,并对风能利用效率产生很大影响。
针对这一现状,张明明提出“基于中国复杂风资源特点的风力发电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来自科技部的资助。
通过对我国特殊风资源进行评估,结合我国地形对风来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风力机之间的尾流相互作用,实现对风电场的宏观与微观选址,最终提高风能的应用效率。
同时,他主持了科技部“863”计划、国际合作、基金委优青和中科院“百人计划”、院地创新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项目总金额达三四千万元。
实际上,迅速在新领域中作出成绩,是张明明的一贯作风。
辗转求学
“看似眼前没有路了,你不能放弃,可能这就是梦将要醒来的那一刻。”张明明说。
在他攻读博士学位、进入博士后工作站的过程中,他就遇到这样的“梦醒”时刻。
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张明明选择的研究方向为超精密机床高精度加工自由度振动控制。
一位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的师兄向他发来邀请,希望他赴该校研究流体诱发控制专业。
“这与我之前的专业相差甚远。”张明明一番考虑,决定到香港去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