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全球光伏产业由于供求严重失衡,开始步入持续的低迷。由于全球第一大光伏安装市场德国削减补贴以及第二大光伏市场意大利政策不明朗,欧洲光伏安装几乎处在停滞状态,装机容量环比出现大幅下降,组件价格也连续暴跌。一直以来,欧洲是中国光伏组件的最大出市场,这一系列蝴蝶效应使得我国光伏产业陷入低迷中。
光伏市场沉寂两年后迎来了好消息。8月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官方公告称,决定正式接受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中国机电商会)和94家光伏企业的价格承诺申请。从8月6日起,94家承诺企业按照价格承诺协议的要求,对欧盟出口硅片、电池、组件可免征反倾销税,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这为低迷的中国光伏市场打开了一线生机。
但是过于依赖国际市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策一直鼓励发展光伏产业,但是在市场上的使用并没有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加速国内光伏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光伏产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光伏政策上,国家有着怎样的引导呢?
发展国内市场 拉动需求
近日,有关部门近期将明确光伏电站项目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政策。目前,光伏电站运营企业增值税为17%。如果增值税下调8.5个百分点,相当于上网电价增加0.02至0.04分/千瓦时,电站回报率将上升1%至2%,将直接利好光伏电站运营企业。
光伏配额方案重分
中国机电商会5日公布了《对欧盟出口光伏电池产品价格承诺实施办法》,明确了“631”的光伏配额方案:即60%配额按照企业出口比例分配,其余30%和10%分别分配给积极抗辩企业和小企业。
政策补助
目前,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光伏产业发展。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国务院提出的刺激国内光伏需求的“国六条”,强调要择优扶优、优胜劣汰,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然而,怎么补,补在哪,成为政府必须直面的问题。专家分析,过去,我们常常在生产能力的培育上下很大的功夫,地方政府为了把企业做大,追求产能,产能一上来就补贴,短时间虽然扩大了生产能力,但极易让价格成本发生扭曲,最终造成产能过剩。谈补贴,就必须直面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两大问题,如果只是为避免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关门,等于继续堆积“堰塞湖”,延迟崩溃时间而已。包括补贴在内的整套政策,应能推动产业整合、技术革新、成本控制,才可令光伏产业度过寒冬。尤其是鼓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
日前,汉能控股集团首次发布年度《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有50%来自新能源。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可以预见,拯救低迷光伏业,我国并不只是依赖欧洲市场, 而是如实合理开发国内光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