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将帮助客户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把因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实现对企业资产和系统的优化。
“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这是北京云基地首席顾问郭昕在阅读《互联网进化论》一书后作出的判断。
事实上,这也是当前业界的共识——随着传感器成本的降低,以及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机器正在变得更加智能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智能化的机器将通过网络与别的智能机器、智能系统甚至是人对话,业界将此命名为“工业互联网”。
互联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将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换成本,并诞生了诸多新的商业模式。那么,如果那些数倍于人口数量的机器也连接在一起,将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哪些改变?
当机器连入网络
“现在全球有70亿人,如果每个人把手机都连入互联网的话,那就是70亿台设备。而我们每个人平均至少有10台机器,包括装置、仪器和车辆等等,这就相当于全球将有700亿台设备接入网络,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在6月3日举行的“工业互联网——当智慧遇上机器”领袖论坛上,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建宙的一番话,道出了工业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那么,将这些机器接入网络,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看来,这将帮助客户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把因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实现对企业资产和系统的优化。“如果实现这一点,将带来生产力巨大的提高,这也是工业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伊梅尔特言之凿凿。
为了让人们更加形象地了解工业互联网的意义,伊梅尔特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1%的威力”。
“比如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如果能节省1%的燃料,未来15年可以帮助客户节省300亿美元。在发电、铁路、医疗和石油天然气等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伊梅尔特说。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意识较为先进的企业开始了工业互联网的实践。
海航航空控股董事长王英明介绍说,海航在5年前就对飞机的数据进行了整合,比如在如何节省燃油、如何降低碳排放等方面。“分析下来,去年一年我们的燃油消耗减少了1.1%,也就是3.1万吨燃油,折合人民币是2亿元,碳排放则少了9.7万吨。”
此外,在飞机安全运行方面,工业互联网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实际的飞行中,每一秒的状态都是由软件系统自动分析的,任何一个偏差,系统都会自动地作出各种等级的警告,还会作长期的趋势分析。这样可以持续地改进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同时也保证了飞行员和旅客的生命安全。”王英明说。
“工业互联网通过机器和ICT技术的融合,使我们整个工业体系都有新的变化,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的使用。”王建宙说。
前景广阔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之下,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可谓是应时之举。
“4G、云计算、3D打印等技术,都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变成熟的。这意味着我们用先进的技术可以很好地重振我们的经济,这是我们工业界对振兴经济的一点贡献。”王建宙说。
据GE估算,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将达到82万亿美元的规模,约占全球经济的一半。
不过,要想把分散的机器进行连接,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就是标准。
对此,GE全球副总裁兼GE全球软件和分析中心负责人BillRuh表示,与互联网标准一样,未来工业互联网的标准也非常重要,而GE对标准化工作的态度是大力支持。“因为标准化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
BillRuh表示,目前无论在中国、欧洲还是美国,有很多零散的、基于地区或单独的标准。而人们所期望的是,在全球化格局下,应该由国际化标准发挥作用。
但对于那些涉足工业互联网的客户而言,将来自不同公司的机器统一管理起来,也是个不小的难题。
BillRuh对此则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他表示,客户现在遭遇的问题,与上世纪90年代IT刚开始发展时的情况非常类似。比如在网络设备方面,那时也有很多不同的网络设备提供商,公司的首席信息官要面对多家设备的复杂运行环境。
“最终客户的需求会推动厂商进行改变,并最终解决由多家设备带来的复杂性问题。”BillRuh表示,客户需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大驱动力。
而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将应运而生。BillRuh表示,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远程的检测和诊断,从而不必派人到现场去维修。此外,不同于现在的卖产品和提供服务,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可能将基于最终的运营效果、使用成果提供服务。
“比如保证发动机的飞行时长、发电量的多少、机器的使用寿命等。通过我们的数据服务,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BillRuh还指出,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客户不仅可以通过数据了解资产的性能和运营情况,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横向比较,找出自身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优化之处,实现自身的增长和改进。
中国如何应对
那么,对于中国而言,工业互联网又意味着什么呢?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2万台CT机,4938台商用飞机发动机,100万兆瓦的发电装机容量,以及4500万个大型油气旋转设备。
在伊梅尔特看来,中国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形成了庞大的智能机器规模,这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在提升效率和节约能源方面也面临着迫切的需求。首先是能源和资源的瓶颈问题。中国200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全球第一。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到2020年前后,全球30%以上的碳排放量都将由中国贡献,届时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
此外,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波士顿咨询公司数据显示,从2000年~2005年,中国工人的薪酬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2005年~2010年,增幅高达每年19%。中国政府近期更是定下了到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的目标。
今年4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在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了《中国产业升级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掀起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热潮,这是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一轮竞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力量对比。有分析认为,西方国家到2017年就能完成结构调整。如果中国长期徘徊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将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政治版图上难有一席之地。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无疑为中国解决上述产业升级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而在伊梅尔特看来,由于中国在提升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空间较大,因此工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也将产生更明显的效果。
“中国有很多的机会进一步提高现有资产的利用率。我觉得能源、资源的优化是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应用领域。此外,在控制系统、传感器、远程监控等方面,工业互联网也大有用武之地。对中国而言,这不仅能提高生产率,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伊梅尔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