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下的新时代

   日期:2013-07-12     评论:0    
核心提示:物联网这种提供整合性信息服务的领域,更需要在各个环节率先产生一批领先的企业,形成几个产业集团一起把市场做大

“网”罗天下

如果没有传统行业的加入, 虚拟的网络还是只停留在“互联”而不能称为“物联”。 然而,作为比互联网更为开放的一张网络, 物联网需要传统企业更为彻底“灵魂深处闹革命”, 将开放、合作、共赢的思维植入DNA之中。

如果说4年前,时任总理温家宝在无锡提出的“感知中国”吹响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集结号,那么,现在冲锋的时候到了。

哪怕你没有听过物联网,你也已经深陷它的“包围圈”了:你的身份证中植入了物联网最基础的RFID(无线射频技术);当你满怀期盼地在淘宝上查看宝贝的物流走向时,是快递公司的一整套物联网系统在背后默默支撑;而当你在超市打开微信的“扫一扫”功能对着商品价签扫描比价时,你正在见证腾讯这个互联网巨头向物联网领域的挺进。

技术、标准“水到渠成”

2010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物联网元年”。在这一年,“物联网”这个新潮的词汇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各个省市的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一样挤上这趟开向未来的高速列车;一直处于产业链底端“力争上游”的海尔抢先一步,发布了首款“物联网冰箱”;中国首届物联网大会上一派热火朝天,金灿灿的未来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3年时间过去了,动辄上万亿的市场估值与科幻片一般的未来图景已经不能再让人们心潮澎湃,物联网从热门词汇排行榜上消失,却正在“润物无声”地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是中国移动客服代表口中的包月增值服务,它是iPhone上跟踪睡眠质量的APP应用,它是出现在小区门口的智能家居体验馆……

中国物联网大会已经开了四届,从第一届的概念探讨,第二届的技术之争到今年的应用先行,见证了三年来物联网在中国由空中楼阁到落地生根的历程。从最初的虚无缥缈的概念到现在发展路径日益清晰,物联网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作为一张包罗万象、实现物物之间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网络,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将成千上万种传感器植入每一件物体,使之像人一样拥有“耳、目、口、鼻”,知冷知热;通过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物体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最后,在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中让万物信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概而言之,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位一体地编织起了这张有史以来最为雄心勃勃的大网。

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物联网硬件的发展在微型化、成本低廉化的方向上进展神速。目前,一个带传感和计算功能的芯片已经可以做到2平方毫米,比一只蚂蚁还要小,而且成本已经控制在1美元之下,这在5年之前还是不可能实现的。

回过头看全球物联网,虽然传感层的技术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基本成熟,但是由于传感器之间缺乏标准统一的短距离、低数据传输速率无线通信协议,所以只是一个个互不相连的“信息孤岛”。但是,近几年来,ZigBee、Z-Wave等几大无线通信协议联盟已经形成了鼎立之势,一定程度上等于为“物物相连”铺平了道路。其中,2011年成立的国际ZigBee联盟成员已经超过42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过半数被囊括其中。

而这几年,也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以比PC、互联网更快的速度“平民化”的过程。如今,一台数百元的智能手机就能够运行最先进的Android操作系统,配备摄像头、GPS陀螺仪等多种感知装置,使之成为帮助物联网低成本落地的控制终端,而AppStore、Google Play也让物联网应用有机会出现在数亿消费者面前。

“目前Android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不少温度、湿度、声音、指纹、条码、水平仪与指南针等的应用,外设与器材等产业链下游行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与物联网有充分的结合点。”Google全球副总裁刘允介绍道。

刘允认为,物联网与手机通信将紧密联系,包括智能家居、光感操作、温度湿度适配等应用都将在Android得以发展。所以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物联网爆发性增长的契机就是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

产值链上群雄并起

物联网成了点石成金的“魔法棒”,产业链上的每一只“蚂蚱”都随之“鸡犬升天”。很多以前做射频产业的、安防产业的、互联网产业的、软件行业的,都摇身一变,为自己贴上物联网标签。物联网也成为刺激萎靡不振的A股市场的一针“强心剂”,每当政策有“风吹草动”时,远望谷、新大陆、东信和平、恒宝股份等物联网概念股就会响起“涨声一片”。今年2月17日,国务院出台物联网发展指导意见,各种物联网概念股更是一路飙升。

将整体产业链按价值分类,硬件厂商的价值较小,传感器芯片厂商加上通信模块提供商约占整体产业价值的20%左右,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管道约占整体产业价值20%,剩下60%的市场价值均由应用商分享。

在传统通信业务走向下坡路的时候,运营商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寻找下一张通向明天的“船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它们在每一个新兴领域投下赌注,物联网自然也不会错过。在产业链中扮演“承上启下”关键角色的运营商并不甘心沦落为物联网“管道”,而是希望成为齐聚各方力量的产业整合者。

作为国内最早投入物联网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的投资已超过10亿元,形成了物联通、宜居通、车务通、电梯卫士等30多项成熟产品及应用,服务用户规模达到5000万之巨,初步实现了规模应用的目标。

近日,中国移动启动了10648、14765物联网专网号段,一张通信网络之外的“第二张网”正在悄然铺开,也将中国移动过去数年四面开花的物联网应用统一于一个平台之下。而早在去年,中国联通的物联网业务孵化平台已经鸣锣开张、开门迎客。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此前的国际经验,运营商可能是物联网最有效的推动者。“通过无线传感网络与运营商业务网络的融合,运营商可以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应用,物联网也得以快速推广。”

如果说微信使得二维码这项不愠不火数十年的技术迎来了春天,那么下一步,腾讯的算盘就是再接再厉,将它变为进军物联网领域的一块跳板。微信即将到来的 5.0版本,就把“扫一扫”从二级菜单提到了和好友列表一样的一级菜单,瞬间变身移动互联网的超级入口,无论是购物比价、O2O优惠信息、移动电商等都可以通过微信来完成。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在技术进化链条上的自然延伸,使已经积累起海量用户和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互联网巨头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马云的“菜鸟网络”是为了用物联网为电子商务扫清障碍,新浪也正在跃跃欲试地准备向智能家居领域发起冲击。Google Glass也是因为 Google在互联网领域应者云集的号召力,而成为最受世人瞩目的物联网设备。

传感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不可攀的技术门槛,行业格局大势已定,网络层由三大运营商重兵把守,只有应用层可以容纳前景无限的商业遐想。

“经过数年的发展,物联网在电力、环保、物流等一些垂直行业发展较快,已经取得了一定规模的进展;但是在家居、农业、支付等水平行业,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第11届中国(北京)RFID与物联网国际峰会上,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陈维表示。

垂直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发展成本较高,比较适合于政府以及大型企业项目,对于涉及民生的小众化需求无法满足。而水平化模式则适合潜力巨大的公众市场。

传统企业的转型契机

中国M2M产业联盟网创始人侯芳玉向记者透露:在中国的物联网产业中心600多家物联网公司中仅有15%是盈利的,15%是基本收支平衡的,剩下的70%都入不敷出,大多依靠政府(中央、省、市等)的支持来维持。

这也反映了物联网目前的“盈利模式”困境。在“政府埋单”的基础上,以后物联网更为宽广的方向应该是“民生相关”,例如智能家居、食品溯源等,更为切合普通人的生活。

物联网的滚滚向前,自下而上的需求驱动是王道,而非自上而下的技术驱动。在物联网的发展中,IT企业、运营商和政府扮演的只是“舞台搭建者”的角色,真正使之走进千家万户,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各行各业传统厂商的群策群力。如果没有传统行业的加入,虚拟的网络还是只停留在“互联”而不能称为“物联”。

而且,与“飘在空中”的行业弄潮儿相比,传统企业更加了解所在行业的复杂现状,对消费者的心理更加能够准确地拿捏,从而在开发物联网应用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与之相比外行往往“不得其门而入”。

业内专家将物联网对传统企业转型的意义总结为四点:满足新需求、建立新市场、创造新价值、形成新模式。

如何发掘让消费者乐意掏出真金白银的现实需求,而不是脱离实际地鼓吹未来的蓝图,也成为传统企业能否借物联网实现“凤凰涅槃”的关键。

作为智能家居的“布道者”,广州河东电子董事长梁国芹曾经兴高采烈谈起和客户谈起智能家居,描述其为生活带来的安全、方便和节能。然而,客户想象却是另外一个版本:家里最好有一部机器帮她洗菜,清洁,做家务……代替保姆,这时他才明白对方要的其实是智能家电。

在2013年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中国互联网正在加速淘汰传统企业”的论断很难不让老总们感到背后一凛。当永辉超市、奥特莱斯等传统零售巨头在电子商务攻坚战上“折戟沉沙”,“互联网思维”对于传统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比互联网更为开放的一张网络,物联网需要传统企业更为彻底地“灵魂深处闹革命”,将开放、合作、共赢的思维植入DNA之中。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够捷足先登,占据主导地位,与它们搭建开放平台、团结各方力量的努力密不可分。在这方面,传统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以智能家居为例。早在2006年,海尔便捷足先登地推出了U-Home智能家居系统,但是直到今天依然只能兼容自家产品,同样,美的、长虹等厂商也都构建了自成一家的封闭城堡。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新产品要推广到每家每户,首先必须建立统一的标准和物联网解决方案,适应不同品牌家电的需求。”而与中国的各自为战相比,欧洲几大家电巨头已经制定出统一标准并开发了相互兼容的产品。

智能家居:懒人“春梦”

智能家居产业化的设想就是, 使用人群基数膨胀,实现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 那时候,不仅是世界首富, 也不仅是高端收入者或中产阶级, 任何普通家庭都是智能家居的使用者。

早上七点钟,智能系统会准时检测天气及空气质量,晴朗适宜的话就会自动开启窗户。电饭煲和热水器等家电自动开始工作。随着主人出门,家电电源被切断,环保同时还可以节省20%~40%的电力。

在老家居住的空巢老人,房子装上智能家居系统,即使忘了关门,智能家居短信提示到绑定的手机上,子女可以远程帮父母关门。

不用觉得不可思议,智能家居的各项解决方案都有其科技支撑。可燃气体探测器可以感知煤气泄漏;门禁系统实现智能安防、远程开关门;窗磁感应可以感知天气自动开关窗户,等等。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但又照顾主人到不着痕迹,这就是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昔日荧屏上的科幻生活被搬到现实中。其拟人化的点滴呵护,可以让现代人实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人“春梦”。

从富豪到老百姓

曾经的首富比尔·盖茨是智能家居首位明星代言人。他斥资数亿美金打造梦幻“豪宅”,1990至1997耗时7年,研发高度智能化家居设备,甚至挂在墙上的名画会根据需要自动更换。

智能家居走进中国,“豪宅”概念一度被媒体大为炒作。2006~2008年,智能家居社会关注度达到第一个高潮。

早年自北京大学半导体专业毕业,在 IT行业浸淫已久的河南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紫光物联)董事长叶龙提到,对比尔·盖茨梦幻之家的憧憬是他将目光转移到智能家居的机缘之一。或许,每一个IT从业者都有一个关于智能家居的梦想。

而1999年在深圳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第一次深度接触“数字家电”概念的叶龙感觉到家居生活正在发生的变化,开始密切关注这一领域。2005年,深思熟虑的叶龙号召一群朋友正式立项,投身行业。

虽然比尔·盖茨的“豪宅”令人歆羡不已,但是动辄拿出数亿元装修费用的人在全世界都凤毛麟角。智能家居产业化的设想就是,使用人群基数膨胀,实现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那时候,不仅是世界首富,也不仅是高端收入者或中产阶级,任何普通家庭都是智能家居的使用者。行业人士则大多表示,在未来3~5年内,智能家居行业将迎来行业引爆期。

智能家居 营销在即

从进入智能家居一开始,南京物联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京物联传感)就有这样的觉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硬件制造的门槛不断降低,未来智能家居的服务对象就是普通大众。

采取“体验先行、成本让利、广铺网点”的营销方略,目前,南京物联的代理商和体验馆已经发展到海外32个国家、国内180多个城市,经销商总数量已经超过6000家。

“2012年,百城百店的计划已经完成。2013年,公司准备推广到各级市县,即千网计划,目标是1万个经销商网点,把产品推向大街小巷。单从定价来说,目前智能家居一套系统的价格仍多介于1万多元到几十万元之间,而我们公司千网计划的惠民套餐售价不到6000元。这将对智能家居市场构成不小冲击。” 南京物联传感上海销售中心负责人唐海涛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于智能家居在未来的普及,叶龙预测,未来原料和人工成本上涨,而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迅速,传感器等智能家居硬件产品价格则会下降,智能家居将会成为标准配置。

除了客观情况,智能家居企业大多表示,消费者的接受意识至关重要。叶龙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希望智能家居尽快成为标准配置。就像电脑,十几年前被当成宝供着,现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总有一天,消费者不会纠结于为什么装智能家居,只会问怎么装更有个性、更合适。”

对于智能家居推广者来说,从中产阶级和小部分小资青年、IT爱好者的现有客户群向普通大众的过渡,营销是一个过程。

“在营销方面,紫光物联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方式,与深圳牛蛙网、上海通路快建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前者是中国互联网营销咨询第一,后者是中国招商外包全国第一。同时,我们组建了自己的线下营销团队,通过拜访和电话等形式进行线下招商。”叶龙介绍。

按照叶龙的说法,紫光物联将自身定位为智能家居的产品生产厂家和技术方案提供商,终端市场的打造主要依靠外包合作伙伴和经销商。

同时,体验式培训,以及与房地产行业、知名家居广场等家具行业间的合作,也是目前智能家居行业营销的主要方式。“现阶段地产行业升级,寻求突破点,智能家居能极大提升住宅的附加值。房地产市场大为流行的恒温恒湿恒氧房,其实就是智能家居的细分化。”唐海涛说。

以南京物联传感为例,公司会跟楼盘项目进行合作,打进样板房、售楼处,实现配套打包销售。目前南京物联传感合作项目有西安高科尚都、深圳万科海腾名居等,南通、汕头等二、三线城市也有合作的地产楼盘。

看好前景 抢分蛋糕

智能家居的蛋糕之大,确实不免令各方势力觊觎。中国有13亿人口,平均3.5亿个家庭。统计显示,中国2009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420亿元,预计 2015年将达到1240亿元。不论总基数,中国富有阶层家庭占城市人口的10%,针对这部分人的智能家居市场总量估计就在1400万套左右。

不仅IT行业,运营商、家电企业、软件业、移动互联网行业都不甘心错过先机,前赴后继参与到“居室之战”中。

2010年以来,海尔推出物联网冰箱,小天鹅推出物联网洗衣机,美的在上海世博会展示系统家电产品。传统家电厂商正积极谋求IT化蜕变。

就参与智能家居的家电行业的情况而言,抢占商机固然关键,但弊端也不断暴露。例如,不少规模家电企业各自为政,集结势力,妄图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出现诸侯混战、占山为王的混乱局面。

而运营商也不甘寂寞,纷纷推出基于家庭的无线计划,并选择与家电行业合作。海尔与中国电信、美的和中国联通就先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也开启了“宜居通”业务,用于家庭安全防控。

虽然智能家居大受追捧,但在过去的十年中,行业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真是急煞了一部分先行进入的智能家居行业开拓者。经历了概念大战、技术大战、渠道大战等十多载的热闹与喧嚣,一些企业已难挨漫长的行业培育期,熬成了“先烈”。

标准之路 任重道远

因为中国老百姓对科技消费品的接受水平,智能家居很大程度尚处于开拓市场、培养客户的阶段,盈利难题困扰着很多企业,而市场爆发点一直备受期待。

一方面,技术突破是一大难题。芯片、传感器等基础硬件基本都是进口国外厂商产品,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的东西并不多,做集成的多,原创的少。智能家居行业就处于这种尴尬境地。

紫光物联研发人员表示,紫光物联正采取整合研发的路子,这也不失为当前境况下的变通之策。

紫光物联研发部主任马涛说:“高精端芯片方面,我们主要依赖外部力量,国外像PI公司等半导体厂家以及韩国三星等,国内主要是华为、中兴等。根据各个厂家芯片的性能完成我们的产品。类似组装电脑一样,先购进所需,像三星的处理器、PI的无线自组网,底层驱动最后由我们来写。”

另一方面,据行业人士介绍,标准不统一也是阻碍智能家居普及的重要原因。其中突出的就是智能家居网络层面的标准问题,由于产业联盟比较多,不同标准的产品目前还不能兼容,这极大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仅从智能家居网络层行业标准来看,普遍认可的主要有三大通信协议:蓝牙、WiFi和ZigBee。其中ZigBee受到包括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青睐,被称为感知层面最后一百米的最佳技术载体。包括施耐德电气,欧司朗,飞利浦,思科等一些全球知名企业正致力于推出基于ZigBee技术的家庭自动化产品。

国内行业人士也大多表示,“目前ZigBee是最适合智能家居网络技术的协议。蓝牙和WiFi自动组网性能太差。”但其实,真正把ZigBee网络落地实施的企业,在中国也是寥寥无几。

事实上,“就ZigBee协议而言,对外公开的代码有30万行,没有对外公开的有十几万行,读完这四十几万行的代码,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之后才能进行消化研发产品。没有四五年时间,想把ZigBee参透并研发出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山寨外形可以,山寨内在是有难度的。”南京物联传感科研人员在采访中表示。

华南医电:医疗行业内部“革命者”

医疗设备行业内部的“革命者”, 正在悄无声息地在医疗体制内部掀动蝴蝶的翅膀, 这将深远地改变我们未来看病的方式。

如果你在人潮汹涌的大医院排队候诊几个小时,坐诊专家却用了5分钟就把你打发走人,那么智能医疗描述的场景肯定会让你怦然心动——

边远山区的老人感觉身体不适时,不需要再辗转几次交通工具到省城的医院里找专家诊断,而是在村子里的社区诊所里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专家远程会诊;一位刚做完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不用在病床上躺一个月,只是为了每天进行术后康复检查,而是可以在家中将身体状况实时传递到主治医师的手机上。

虽然目前这些看起来还遥不可及,但是在信息技术浪潮的“惊涛拍岸”之下,僵化医疗体制的堡垒正在松动。

诱人的“蛋糕”

在中国,医疗服务是一个2万亿~3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占GDP的比重高达5%~6%,席卷了各个行业的物联网浪潮不可能对这块诱人的“蛋糕”视而不见,甚至耐克这样的运动厂商都在蜂拥挤进健康管理这个新兴领域。

可以监测人体运动量、脂肪燃烧情况和睡眠质量的智能手环,可以检测脑电波变化情况以便进行情绪管理的智能头箍,可以定时提醒病人用药的iPhone软件……这些散发着浓浓“极客味儿”的硬件、软件产品正在使自我量化成为一种时尚。

但是,这些体外数据采集设备只能激发用户通过锻炼等预防行为来改善身体状况,而无法发现健康异常状况并做出风险预警。运动厂商、IT领域的“外行”玩家也无意于去以物联网打通医疗体制的“任督二脉”,承担起医疗体制信息化革命旗手的角色。由于深知医疗体制的复杂性,他们精明地选择了从面向消费者的移动终端突围,而绕开了医院、社区诊所这些难啃的“硬骨头”。

医疗行业内部“革命者”

与“外来入侵者”的喧哗叫嚣不同,医疗设备行业内部的“革命者”正在悄无声息地在医疗体制内掀动“蝴蝶的翅膀”,这将深远地改变我们未来看病的方式。

1977年,陈广元设计的电子无极调速生理记纹鼓让中国的生理记录仪器进入了电子时代。30多年来,从八道、十六道、三十二道到一百二十八道……他研制的生理参数分析记录仪正在将越来越多的人体健康参数从“混沌状态”释放出来,呈现在医生的面前。如今,他则希望借助于物联网的“东风”,将专业的心电监测从大型医院解放出来,分散到穷乡僻壤的社区诊所,甚至千家万户之中。

作为我国生物医学电子骨干企业之一,陈广元率领的华南医电在心血管诊治医疗设备和数字多道心电图机方面处于行业领军地位,主打产品多道生理记录仪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60%,与之相比,GE的占有率仅为5%,而飞利浦、西门子等企业甚至完全拱手让出了这块市场。

由于华南医电心脏介入、心电、射频消融,睡眠呼吸四大系列几十款产品已经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医院、诊所中广泛使用。30多年来,华南医电和各家医院、各方专家之间保持了持久的合作关系。所以,陈广元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借助于物联网系统改变这些仪器的使用方式,进而推动中国医疗体制的创新。

传统的医疗体制之下,医院的各个科室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城乡、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也使得大型医院超负荷运转、而社区诊所资源大量闲置,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通过华南医电的医疗物联网系统,医院内部各个科室之间、各家医院之间,大型医院和社区医院之间、医院和患者之间将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和共享。病人可以在社区诊所将身体信息实时地反馈到医院,由专家远程诊断,做出治疗或用药建议。同时,在就诊之前,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根据医生的时间表来预约挂号。

与此同时,以高精尖仪器起家、专做医院生意的华南医电也在施展“绣花本领”,生产适用于社区诊所、家庭使用的“轻量级”仪器,从而打通数字化医疗的“最后一公里”。

曾有一家互联网转型的物联网企业研发了一款“世界第一台远程心电检测设备”,希望华南医电代理销售。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试用期间,一名6个月大小的婴儿被这台仪器检测为“心肌梗塞”——这种疾病在婴儿中发病率极低。主治医师用华南医电的专业心电图机和该仪器检测结果对比后发现,它的检测结果大错特错:医用心电图机的检测幅度应该在0.05周~150周之间,而该仪器的检测范围却只有40周,完全达不到医疗诊断的精确性要求。

在陈广元看来:“这就是物联网企业‘跨界’来做智能医疗的危险之处,弄不好可能是要闹出人命的。”

而华南医电则在追求便携性、易用性的同时不放弃精确性。与体积庞大如工作站、价格高昂的多道心电图机相比,巴掌大小的睡眠呼吸检测仪和心电事件循环记录仪看起来毫不起眼,然而它们却是华南医电切入智能医疗领域的两把尖刀。虽然外表其貌不扬,然而它们的功能却丝毫不逊色于医院的同类检测仪器。

华南医电的睡眠呼吸检测仪针对的就是打鼾这个“健康大敌”,可以在用户睡眠期间记录下鼻气流、血氧、心率、鼾声等体征参数,并加以存储、分析,建立完善的个人电子病历档案,方便睡眠呼吸障碍病患者院外长期监测和家庭监护。而心电事件循环记录仪则可以24小时检测心血管病人的心电信号,在患者感到不适时按下紧急按键,可以自动保存之前和之后半小时的心电图形,并随时发送给医生以便于进一步的诊断治疗。

[pagebreak]

稳步前行

华南医电技术总监告诉记者,由于医疗行业的封闭性和严谨性,任何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都要比其他行业落后10年以上,电子血压计推广的艰难就说明了这一点:“电子血压计虽然已经诞生几十年了,但是传统的水银血压计依然在医院和诊所中广泛使用,是因为新技术不好吗?不是。是因为一系列行业标准都是建立在水银血压计基础之上的,改一下就会伤筋动骨。”

所以,他们并不急于在医疗物联网方面快步疾行,而是先从医院的试点开始,将物联网系统和设备免费提供给医生使用,使之真真正正感觉到工作因之而来的便利。

虽然在试点阶段,医院和医生都表现出了欢迎的姿态。但是,陈广元仍然担心以后可能会碰到医疗体制的铜墙铁壁。“之前由于时地域限制,一名专家每天诊断 50名患者。采用了远程诊断之后,他的能力或许能够发挥5倍甚至10倍,每天可以为数百名患者服务。这样一来,就会出现‘马太效应’,那些医术不精的医生可能就要丢饭碗了,而目前的医院用人制度,是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的。”

朗坤物联:智能农业“布道者”

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中, 物联网便可实现整个过程中信息流的传递和汇总, 从而实现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全程掌控。 在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日益严峻的情况下, 物联网与农业的“携手联姻”无疑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安徽浩翔农牧的养猪场,每头猪的耳朵上都会挂一个“耳标”,内含芯片,记录的是这头猪的出生时间,在养殖过程中的用药、防疫情况、是否转过栏等各种信息;进入屠宰场时,每片猪肉上又会挂上一个流通码,批发商持IC卡刷卡交易,这片肉的检验检疫、屠宰信息便一目了然。普通消费者只需要扫描包装上的二维条码,就能看到这片肉的完整信息。

这就是物联网对农产品产业链重构的一个典型案例。

掌控农业产业链

在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物联网与农业的“携手联姻”无疑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中,物联网可实现整个过程中信息流的传递和汇总,从而实现对农业产业链的全程掌控。

早在三年之前,徐珍玉就已经认识到了智能农业是解开食品安全“死结”的一把关键钥匙。

多年从事农业饲料、食品添加剂进出口贸易的他发现: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民种植多凭经验,缺乏科学依据,造成了投入高而产出低的情况。而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从原材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都处于监管缺失状态,各个环节的具体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导致了“苏丹红鸭蛋”“毒大米”“毒豇豆” 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发生。

为此,他创立了朗坤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毅然跳入了当时前途不明的“涉农行业”。朗坤定位为软硬件开发商和集成商:既从事农业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开发和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同时还从事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和产业应用体系的构建。

经过3年的发展,朗坤物联成为了农业物联网“淘金者队伍”中最受瞩目的一家企业。

智能农业的“布道者”

在第四届中国物联网大会上,朗坤物联市场项目宗琰向记者透露,公司去年物联网业务营收为四五千万元,60%以上的项目有政府拨款背景。而徐珍玉也把朗坤物联定位为农业物联网的“布道者”——首先就是向政府部门“布道”。如今,安徽省20个县的小麦四情监测系统和安徽省36个县的水稻四情监测系统都是由朗坤物联承担开发的。每个县示范目项费用从数十万到数百万元不等,这构成了它很大一部分的收入来源。

在每一块示范大田里,都分布着十几种传感器,它们收集到数据会实时传递到朗坤物联的云端服务器上,经过数据专家的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在Web网页上。农民就可以在家中电脑前甚至手机上实时了解到小麦、水稻的生长信息。农民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即可实现翻地、播种、除虫、灌溉和收获,就如同“开心农场”一般简单。而且,农业科技专家也可以通过这些监测结果对整个县的小麦、水稻收成状况有一个大致预估。

除了做“政府生意”,朗坤物联还开发了专门针对有机茶叶、草莓等特色农业企业量身定制的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范围已覆盖至全国13个省。在徐珍玉的设想中,未来三年之内便要将朗坤物联的业务覆盖到全国。

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三年内这么大面积推广,朗坤物联的技术优势功不可没。成立之初,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投资建立了安徽省新农村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朗坤物联共享了该院在农业物联网技术涉及采集控制层和应用控制层的技术知识。做外贸出身的徐珍玉又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将以色列、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先进技术不断引进,并加以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朗坤物联还是国际ZigBee联盟的高级会员,也是该联盟智能农业的全球中心。

还有,就是三年如一日的专注。“很多物联网企业只会跟风,今天智能家居火了就去做家居,明天汽车火了就去做汽车,有时也会跨界做几天农业。”而徐珍玉则守着农业这口井心无旁骛,直到涌出了甘泉。

在徐珍玉的“顶层设计”中,朗坤物联的智能农业要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推广。所谓的“面”,就是通过“游说”各级政府,搭乘政策的“顺风车”来实现智能农业的大面积推广;所谓的“点”,就是为特色农业企业量身打造智能农业解决方案,尝试性地迈出除政府项目以外的“另一条腿”。截至目前,朗坤物联的智能农业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近百家企业中得到了应用。

推广道阻且长

然而,无论是朗坤物联,还是其他物联网企业,一旦甩开了政府的“拐杖”,蹒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就会发现道阻且长,而且很多“重量级选手”已经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了。

在物联网各个领域积极布局的中国移动自然不会放过农业这一块“黄金试验田”。凭借着网络覆盖优势和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中国移动开发的9大类37项移动物联网农业应用已经以“包月服务”的方式“润物无声”地覆盖了几百万的农村用户,虽然他们不一定听说过“物联网”这个名词。然而,即便是中国移动,也依然没有探索出一条清晰的盈利模式,部分移动分公司甚至探索过植入手机广告的盈利模式,可以想象他们“饥不择食”到了何种程度。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将物联网的触角伸向了田间地头。

虽然农业物联网应用已经不再有技术门槛,但是仍然面临推广方式以及如何降低推广成本的问题。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量化在经济指标上。不计成本的示范对农业物联网的推广并没有实际价值。”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柏斯维直言不讳。

政府的投资虽然具有带动效应,但是如果没有对市场底层的观察和深刻体会,就极易造成投资浪费和泡沫。企业在农业物联网的投资也只是一些试点性的建设,示范作用大于实际意义。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庞大的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他们无力承担的,同时也没有迫切的投资动力。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有土地集约的基础和条件,其私人农场往往具有广阔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农业物联网可以自动收集不同区域的农业信息,进行分析,然后远程操作,所以农场主有应用农业物联网的需求和动力,产品市场推广也就容易得多。

而在我国,实现土地的大规模集中短期内尚无可能。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在小地块中进行,即使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形成集约化的土地种植也不现实。那么,农业物联网对于小地块种植是否有必要?这就为其发展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智能物流大潮,谁将领航?

鉴于物流行业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行业升级等需求,“智能物流”概念已经在物流行业风生水起。 但是,这和智能物流仍相差甚远。 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是智能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是谁能成为真正的领头羊。

5月28日,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在深圳启动,“菜鸟”公司诞生,东家们包括阿里巴巴、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速运、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等,涵盖零售、物流、地产、银行等行业的大佬们。

其实,阿里巴巴发力智能物流是早晚的事情。电子商务浪潮迭起,物流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马云预测,几年内电子商务将触及10万亿元的节点,而物流行业发展速度远低于电子商务增长速度,10万亿元实现的最大障碍就是物流。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直接物流成本(快递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9.7%。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电子商务超过10万亿元规模,物流蛋糕就有2万亿元。

我国企业的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物流过程所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而美国的物流费用平均只占货价的10%~20%,最高为32%。可见,中国传统物流高成本、低效率,物流转型势在必行。

其实,目前的物流行业已经实现了部分智能化。就像在淘宝购物,可以看到网购的产品是否已经发货,所到达的仓储节点,预期多久时间到手。

但是,这和智能物流仍相差甚远。就拿智能物流基础技术来说,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行业参差不齐的物流业务智能化水平,使行业整合、大物流的实现变得举步维艰。

物流智能化 各出新招

物联网时代的智能物流,采用最新的激光、红外、编码、无线、自动识别、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等高新技术,使整个物流系统模仿人的智能运作,思维感知并推理判断,实实在在解决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像菜鸟网络的“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全国各大区域广布物流设施平台和节点,建立基础的仓储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现有物流企业的仓库利用率与运作效率,主体就是智能物流。

菜鸟网络只是一个未来的愿景。但其实,鉴于物流行业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行业升级等需求,“智能物流”概念已经在物流行业风生水起,智能化创新应用更是层出不穷。

芜湖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美的集团和新加坡吉宝物流控股的中外盒子物流企业。其开发的“供应链+物联网”物流信息平台,即时、远程、批量、采集信息。

以一台美的冰箱为例,从全国各地原配件厂商那里根据生产冰箱企业的调配指令,运送至生产线原配件仓库,进行编码控制。然后,在安得信息平台上,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与下游分销商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与生产冰箱企业对接,实现供需、物流信息共享。

安得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从原料供应配送、物料供应、下线暂存、干线运输、零担配送或者B2C配送整个物流链的信息跟踪、数据分析与决策处理。产品从原材料变成成品,再到运送到消费者家中,任何动向都逃不出物流公司和生产企业的法眼。甚至残次品发现、工序监管、物料溯源、次品召回等,都可以通过智能物流系统一一实现。

安得物流总经理卢立新表示,现在已基本实现仓库规模化、配送精准化等,可以通过信息中心,监控750万平方米仓库的适时作业情况,基于GPS的车载定位系统能够及时跟踪4000多台运输车辆的定位,传送行驶速度、厢内温度等情况,并与司机随时沟通路况天气。

智能物流的技术突破中,冷链物流算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蔬菜瓜果、化学品和疫苗等医疗用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由于地域导致的市场需求,云南掌联科技有限公司对智能温度传感器及中间件的技术研究,就是很好的尝试。项目虽然通过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点,得到物联网专项资金支持,但是具体应用仍旧差强人意。

新技术的推行,逃脱不了成本高、规模化难的魔咒,而且传统物流往往难以呈现“非它不可”的大气与豪情。一个智能温度传感电子标签的投入就在60元左右,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不仅是在冷链物流等特殊领域,智能物流的概念在物流链各环节都进行着积极的探索。阿尔法电气公司就从车辆运输环节入手,不是单枪匹马、闷头苦干,而是懂得寻找合作契合点,巧妙借助地方通信运营企业的资源。

2012年,阿尔法电气公司与山东东营联通合作,利用其3G通信技术推出智能化车辆管理系统。目前,安装联通车载GPS终端的车辆已经超过5000辆,除了车载终端,系统主要包括无线数据链接和监控中心软件,具有定位、监控、安防、报表等功能,可以调配最优路线,降低空载率,方便客户查询和服务监督等。

平台整合 谁执牛耳

类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智能物流也是先从最迫切解决、制约运营效率的领域或环节入手,慢慢向平台式的信息交换共享方向过渡。正如前文提到的菜鸟网络概念,那是马云的“大物流”宏图伟业,“以智能物流为根基的未来中国商务的基础设施,通过数据、仓储、配送,把高铁、公路、水运等国家基础设施利用起来,让中国商业运转越来越快。”

但马云也说,那是未来5~8年内的图景。其实,虽然没有可以和阿里巴巴相提并论的资金、实力与号召力,许多物流企业也在为自己的抱负精耕细作,意图打造区域性的智能物流体系生态圈。

广东林安物流园就是典型代表。这家企业创造了“电子商务+物联网”的林安模式。林安物流集团负责人认为:“信息不对称是物流行业发展难题之一,对策就是信息化。”

林安物流先是模仿股票交易所的概念,别出心裁地创建物流信息交易市场,1500个席位的物流园每天有近3万人在现场进行交易。除此之外,就是线上的林安物流网。货主、第三方物流公司或个体司机将供需信息发布到林安物流网,林安将信息整合,再通过网站、手机短信、手机网络等手段发布。

林安物流还与三大运营商合作,运用物联网技术,自行开发车讯通手机软件,实现了人、车、货定位跟踪服务。

目前林安物流网会员机已经发展到100多万台,网上每天有近10万条物流信息公布。林安物流目前已经整合约1万家物流企业和100万辆货车,客户数量达20多万,规模化平台有效加快了运转效率并减少空载现象的出现。

像林安物流这样的企业,中国还有很多,诸侯混战,大鱼小虾米都有,市场被瓜分得支离破碎。但相信不远的将来,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是智能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是谁能成为真正的领头羊。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