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交通遇上“中国式过马路”

   日期:2013-07-12     评论:0    
核心提示:随着2010年交通运输部原则通过“十二五”四个专项规划,并将智能交通列为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也迎来新一波发展热潮。

中国的智能交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研发工作,包括城市道路规划、交通事故监测、驾驶员考试等方面,九十年代中期科研领域开始关注智能交通技术,跟进并完成了一批重点项目,为我国智能交通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2010年交通运输部原则通过“十二五”四个专项规划,并将智能交通列为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也迎来新一波发展热潮。如涉及到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目前国内已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系统集成和道路导航领域。由此看来,当前智能交通行业的整体发展潜力巨大但市场规模太过分散,具体规划不够细致,新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矛盾。

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智能交通技术落实到城市道路管理时,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缓解道路拥堵,而“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无疑给智能交通布局带来很大挑战。“中国式过马路”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因闯红灯的行人过多而导致智能交通设备停用的现象,让交通管理部门十分头疼。智能交通技术如何适应中国特殊国情,成为智能交通系统推广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关于素质论的批评声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有些智能交通企业还提出设想——将用于刑事案件的人脸识别系统用于交通管理,实时抓拍闯红灯者的脸部图像,这个提议最终因为涉嫌侵权而搁浅。事实上,即使抛却人脸识别系统的合法性,闯红灯行为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行人素质。调查显示,“中国式过马路”更多是由于红灯时长超过行人忍耐度所致,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对智能交通设计的更加人性化,而不是靠单纯提高行人素质。

智能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其终极目的不应局限于缓解交通压力、解决交通事故等低层次领域,当技术足够成熟时,应实现对每个行为个体的点对点服务,而不仅仅起到管理作用。针对“中国式过马路”,就可以通过3S技术、无线网覆盖等实现对每个交通主体的合理规划,根据人流、车流实时调整信号灯,确保交通顺畅,切断可能出现问题的源头,而非有问题了再去补救。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