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风电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一方面风电场跑马圈“风”、盲目建设,另一方面又因为并网外送通道不畅,如同车多路窄,普遍存在弃风、窝电现象。这种现象在风力资源富集的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个新兴的能源产业该如何走出死胡同?
“电源与电网的关系,就好比车与路的关系,路修不好,就会造成‘拥堵’。”吉林电力有限公司调度通信中心负责人郑太一介绍说,吉林省风电所在地区地广人稀、电网薄弱,最大负荷仅为90万千瓦左右,而目前风电的装机容量已接近200万千瓦,风电大发时经常发生输电线路接近满载,不得不采取弃风措施。
弃风固然可惜,但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盲目建设。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张正陵说,东北弃风严重就是由集中大规模开发风电使产能过剩造成的,比如吉林风电发展的体量与其自身经济体量不匹配,由于当地火电机组多为热电联产,冬季供热时火电机组负荷最低只能降到90%,风电只能让步。
由于我国风电富集区域远离用电负荷中心,且经济发展速度带来的用电增长幅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一些业内人士提出应加快打通风电外送通道,加大智能电网建设,解决弃风等问题。此外,风电规划要避免盲目扩张,充分考虑电力外送渠道的通畅。
专家指出,风电发展不能只看风力资源,必须考虑电网的消纳、输送成本。我国风电发展规划侧重于资源规划,缺乏具体的风电送出和风电消纳方案。国家有关部门应研究补贴政策,把更多的风电投资导向正确、高效的地方,导向能够并网、能够消纳的地区,从源头上解决并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