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装配、化工、物流等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很大,国家应将这些领域作为工业机器人批量化应用的重点。
“机器人发展的临界点已经到来,这将是中国制造业历史上一次机遇与革命。”在日前举行的2013北京国际工业智能及自动化展览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王田苗如是说。
正如王田苗所言,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小批量多品种客户定制及新技术突破等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愈发强劲,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更是如此。国际机器人联盟(IFR)预测,到2014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中国该如何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
据IFR数据,2002~2010年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9%。2011年,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为2.26万台,较2010年增长了51%,中国也成为继日本、韩国之后全球第三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并有可能在2014年跃居全球第一。工业机器人如此高速发展,这在王田苗看来,其核心动力主要源于三方面。
首先,在中国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迈进以及人工成本连年攀升的背景下,一线产业工人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而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因其优势,市场占有率会逐步增加。
其次,制造业已成为国际竞争又一激烈领域,客户定制、柔性制造、成本和效率及全球资源整合等方面,都是各国制造企业竞争的重点。而通过工业机器人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以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成为不二选择。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在军事、精细外科和危险作业等领域的应用也将逐步展开,而在这些领域,工业机器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中国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不断向技术领先、自动化、智能化迈进,进一步推动了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北京华美金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武说。
中国的挑战
市场需求的激增势必会带动生产研发的跟进。但遗憾的是,中国尚未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具备有影响力的企业。目前,约60%~80%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被ABB、德国库卡(KUKA)、日本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占据。对此症结,专家给出的“药方”是:规模化市场和应用,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前提。
“在中国做本土化的工业机器人,100台只能算起步,500台能持平,1000台才能在这个行业有所盈利。原因是什么?目前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很激烈,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我们和国外相比价格才有优势。”王田苗表示,汽车、电子装配、化工、物流等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很大,国家应将这些领域作为工业机器人批量化应用的重点。
除了规模化,工业机器人主机的成本和可靠性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挑战。在企业的生产线中,工业机器人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一旦出现故障,必然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目前国产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可以进入汽车零部件工作站或码垛工作站,但却很难进入汽车生产线。这正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可靠性不高所导致的。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如何破局
专家指出,首先是路径选择的问题。从世界其他国家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情况来看,选择的路线并不一致。比如,日本选择的是“仿人”的路线,并希望从工业领域推广到家用领域。然而,由于成本过高,技术过于复杂,这条道路的前景并不被看好。相比之下,美国则从软件和嵌入控制等方面发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王田苗建议,工业要规模化,服务要嵌入化。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长期存在这样的怪圈:由于采购量小,所以成本和定价高,这使得用户的投资较大,并导致市场始终做不大。
“只有通过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长期投入,实现部件国产化、自主化,大幅降低成本和定价,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时代才会到来。”王田苗特别指出,不要狭隘地理解只有人形的才算机器人。理由在于,按照IFR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有两个自由度以上,可移动,有一定智能技术的就可以称作是机器人。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科技部高新司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处调研员尉迟坚的认同。“要以开放的角度来理解机器人,将信息技术、软件、通讯、智能复合材料嵌入现有装备,让机器人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尉迟坚还建议在发展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重视数据的作用。“工业机器人产品出厂后,要把关键环节的数据采集下来,并进行处理,看看哪些数据偏差得比较大。通过这种比较,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和制造水平。”
打造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这一点在葛武看来也非常必要。
他指出,要想快速、顺利推动中国智能工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做到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对于新建企业,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的应用,比如所有的设备都考虑自动化接口,那么将来的发展就会很顺畅。而对于老牌企业,也一定要想尽办法,尽早进行智能化改造,早改造早受益。“这是一个拐点,也是历史的机遇。技术创新和原始创新,是我们掌握主动权的关键。”面对工业机器人正迈向产业化的现状,王田苗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