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斗卫星系统曾遭外部强烈干扰导致信号中断

   日期:2013-06-17     评论:0    
核心提示:1983年提出导航定位设想,1994年全面启动北斗导航系统研制,2012年底14颗卫星覆盖亚太,2020年将建成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的大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青年科研团队在操作某地面站核心设备

1983年提出导航定位设想,1994年全面启动北斗导航系统研制,2012年底14颗卫星覆盖亚太,2020年将建成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的大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一代代北斗人胸怀强国梦想,奋战在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2012年12月2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来贺电,表彰他们做出的杰出贡献。

其中,有这样一个年轻团队:没有一个院士,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从三人课题组,到如今成长为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导航技术方向专家组组长单位;18年来,他们从诸强逐鹿北斗的“观察员”,成长为国内唯一同时担任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键载荷、运控主体、测试设备研制任务的单位。

青春何以傲苍穹?近日,记者走近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北斗青年科研团队,解读他们的心路历程。

“必须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千里眼’!”

1994年,“千里眼”被美国GPS 提前实现,让国防科大几位年轻人深受震撼,军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此时,卫星与地面站的信号接收与传输技术10年攻关未果。现任副校长、当时刚满而立之年任该校电子技术系总工的庄钊文教授带领3位博士生临危受命,从此展开了北斗征程。就在当年,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研制全面启动。

18年斗转星移,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导航技术的国家,北斗青年科研团队功不可没,他们突破了北斗一号地面中心站关键技术瓶颈,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北斗一号手持用户机系列,成为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主力军之一,为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做出突出贡献。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