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京公布公共交通一揽子发展计划。作为首批公交都市,南京市“公交优先”正加紧推进。30日,南京市交通运输管理局透露“一揽子”南京公共交通今年的发展计划,涉及公交资源整合、线网优化、车辆更新等十多个方面,和百姓出行息息相关。随着车联网的普及,智能交通发展越来越顺畅,如南京一样,许多城市正在为积极建设智能交通而努力着。
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发展,十几年来,智能交通在许多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应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发展的基础已经基本形成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交通业的优先主题之一,我们国家在2000年就成立了全国智能运输协调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发布了《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在“十五”期间,我国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展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攻关,关键产品开发和示范应用。促进了以智能化交通管理为主的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国许多城市进行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公路、公交、城市等领域相继实施了大批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也立项支撑了一些重大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应该说智能交通领域里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引导了交通运输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里的相关单位和企业来参与智能交通系统行业的建设。培育形成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研究和产业化推进的一支基本队伍,这是表现的第一方面,形成了一个基础。
科技引领智能交通发展
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制度创新成果,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科技引领,是我国发展智能交通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十一五”开始,863计划,将现代交通技术列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来开展研究。并且和科技支撑计划相配合,通过开展智能交通管理的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关键技术的攻关,获取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战略产品。解决了一部分制约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技术瓶颈和战略性难题。为我们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提升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也为我们国家综合交通运输长期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进入“十二五”以后,为了突破交通管控及安全的瓶颈技术,保障交通运力的高效安全,国家科技部在863计划中,围绕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的要求,对大城市区域的交通协同联动控制系统,车路状态的感知和交互系统,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综合交通枢纽智能管控系统,这样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立项和布局。近两年多来,研发的成效是显著的,比如我们开发出了出行路径电视,数据时空云图分析技术,研制出了区域交通拥堵预测和延展系统,并且在北京、杭州等地实际应用。研制出了网络化诱导设施布设自动生成与评估系统,交通需求调控、智能诱导和信号动态控制,三者协同联动集成平台的原型系统。
应用
智能交通应用发展非常显著,特别是集成应用,可以说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国家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智能交通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构成。在对智能交通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和研究的同时,我们结合重大应用的需求,对智能交通关键技术进行了大范围的集成应用,效果是显著的。特别是结合了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等,这些重大活动的举办需求,我们实施了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示范这样一些重大的项目,并且围绕着国家高速公路电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北京奥运智能交通集成系统,上海世博智能交通技术综合集成系统,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远洋船舶与战略物资运送在线监测系统,这样五个方面,我们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有效地缓解了这些城市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同时也有力地保障了奥运会、世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的交通服务。特别是高速公路联网电子服务系统,就是ETC它的成功开发和推广,是我们国家目前唯一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也有统一标准,而且形成产业的智能交通系统。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开通了ETC,建成了ETC专用车道3700多条,用户超过600万,我们针对严峻的道路安全形势,国家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三个部联合开展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专项科技行动计划,组织了重大交通事故预防、处置、集成、开发与示范应用这样重大的科技支撑计划。通过技术集成应用和示范工程建设,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合交通运输领域
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智能交通改善和提升了公众出行的服务水平,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发展,应该说紧密结合了中国交通运输特点和发展的需求,在道路交通智能化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比较重视综合交通运输领域里的智能化系统建设和发展。比如说,我们在过去的几年中,铁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它的技术和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了包括9000多公里的高速铁路在内的全国铁路网计算机联网售票和旅客服务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铁路综合监控及应急指挥系统等等这样一些超大型系统,大大提升了铁路客运服务的综合智能化的水平。
在民航领域,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基于性能的航空导航,基于数据链与精确定位的航空综合监视,空管运行协同控制,民航空管信息服务平台等一批关键技术,我们构建了机场跑道感知系统和飞行区移动目标监控平台,发展了大型机场安全智能监测与主动防御技术,奠定了我国新一代空管系统研发生产的基础,也推动了空管装备自主产业的保障。
在公共交通领域,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先进的公交运营和服务的智能化系统,比如我们实现了广州地区范围内的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的整合。广东打造了香港、澳门、广东智能交通一卡通平台。实现了粤港澳交通一卡通跨区域的互联互通,目前已经拓展到广东省17个地市和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地区。特别是广东的快速公交系统以创新的理念和良好的服务系统受到了国内外一致好评。
智能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标准化是智能交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比较早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的标准化组织。发布了近百项智能交通的技术标准,初步布局完成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的标准体系。为智能交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保障,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交通产业也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智能交通行业里的骨干企业,产业发展还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公路、铁路、城市交通、民航等行业性市场稳步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智能交通未来发展可与卫星导航结合
5月26日下午,第四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隆重开幕,拉开了代表着亚太区域智能运输、智能交通、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学术、科技发展与应用最高水平思想盛宴的大幕。卫星导航与智能交通结合,是卫星导航和智能交通应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012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正式大规模应用。苗前军认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未来将面临几大态势:
大北斗时代。当北斗应用成为现实的时候,中国卫星导航进入北斗导航时代。不仅仅是因为北斗导航系统有了第一代、第二代的产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融入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大家庭。北斗有自己独特的系统设计上的优势。导航系统和通讯系统,卫星系统相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导航系统了。
大应用时代。北斗大应用,卫星导航大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北斗大应用卫星导航应用已经风起云涌。如何在各个行业北斗大应用的前景。
对于“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GPS”,我们为什么还要用北斗这样的疑问,我们有这样几个理由:第一,北斗卫星系统结构优势使得北斗导航信号在城市高楼林立地区的可用度比GPS优越的多。第二,北斗卫星的系统结构使得北斗的信号能够与地球同步,初始定位时间要比GPS短得多。一般情况下在25秒左右,北斗就能完成首次定位,而GPS经常需要1分钟2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第三,我国从战略高度上要增进北斗的定精增强系统,当前已经完成了从分米级,厘米级,毫米级的北斗定精增强系统建设。在武汉之外,也在北京天津等地完成了区域级精准化定位网络建设。通信与互联网已经高度融合,由于智能终端的出现,移动互联网正在呈现几何级数的发展势头。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国产化,卫星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必将同样作为基础信息服务,与通信网络一起广泛、深入地融合到各行各业中。北斗导航系统社会化,民用化,大众化的应用会为我们的智能交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优势和帮助。
大产业的趋势。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在应用北斗系统的时候,都会到来不同的产业需求,北斗是战略新兴产业里的旗舰。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与智能交通融合,必然能带来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极大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