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车载导航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正在调试样品
过去,车友们开车经过隧道、高架桥底等,汽车导航因接收不到信号而无法定位;汽车去到山区,导航可能就没有了信号;汽车受到大建筑物的遮挡时,导航出现信号微弱或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这些车友们的难题都能用“北斗车载导航组合惯导定位技术”来一一解决。
惠州德赛西威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北斗车载导航组合惯导定位技术,使汽车在单一卫星定位信号弱或无信号的区域下依然保持精准定位,实现在无信号1小时实际路线与规划路线基本无偏差、盲点区域精准续航1小时。这在推进我国北斗导航产业进程中起到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弥补传统卫星导航的缺点
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对卫星车载导航的需求日益增加。多年来,德赛西威一直致力于研制和生产汽车导航产品。
许多年来,国内车载导航市场基本上是GPS的天下。德赛西威刚开始也致力是研发和生产GPS组合惯导导航,成功商业运作将近50个前装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车厂前装导航系统供应商。“但是我们在实际的用户体验中发现,GPS组合惯导导航因为障碍物的干扰出现信号弱或者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德赛西威主任工程师杜孙正说。
随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走进国内工程师们的研究领域,并逐渐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德赛西威尝试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到车载导航上。
杜孙正的团队在不断地实验中发现,仅靠卫星定位,在城市内最常见的带遮挡的弱信号区域很容易产生定位漂移,在隧道、高架桥底可因接收不到信号而无法定位,直接造成用户体验的限制而加大推广的障碍。2010年,杜孙正的团队开始尝试把北斗 -GPS双模式进行融合,并结合惯性推算和地图匹配反馈技术,形成北斗车载导航组合惯导定位技术。“北斗和GPS在卫星定位层级进行一次根据信号质量的动态融合,卫星定位与惯性定位也依据卫星定位质量(受影响与环境场景的遮挡情况)进行动态融合,推算的定位信息送入地图数据匹配模块处理,再反向反馈会融合引擎进行误差融合。而在卫星信号较好的场景中,自动对惯性单元进行动态校正。”
杜孙正说,使用了车载导航组合惯导定位技术,在弱、无信号区取得了比单纯依靠卫星定位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
逐渐走进应用市场
走过26年的德赛西威,作为全球汽车电子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创领者,荣获广东省卫星应用协会颁发的“2011年度卫星应用产业十佳优质产品供应商”大奖,成为2012年度广东省卫星应用企业诚信联盟成员单位。
从去年开始,德赛西威承接了国家工信部的高灵敏北斗车载导航等重要项目,成为我国北斗领域的领跑企业。德赛西威北斗导航进入应用实质阶段。近两年,德赛西威针对该技术陆续在各地进行试装体验推广活动,将北斗导航在普通车主层面进行宣传推广,让车主可以零距离体验北斗导航系统。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孙家栋以及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沈荣骏对西威北斗产业化技术水平给予充分肯定。
目前,吉利、上海通用、长城、奇瑞等汽车生产厂家,都与德赛西威的北斗车载导航组合惯导定位技术有合作应用关系。在年内,将在全国9个城市进行试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