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及PM2.5多边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行业的权威专家、开发商共同交流探讨写字楼等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解决之道。
随着雾霾天气的频频来袭,PM2.5日渐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话题。在由新京报主办,美国TSI公司承办的“2013年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及PM2.5多边研讨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戴自祝介绍,广义上的PM2.5是指大气当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所有颗粒物,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类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房屋密封性不好、新风系统处理不当等原因,室内PM2.5的浓度基本上与室外一致。
呼唤室内空气质量检验新标准
业内专家认为,要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当务之急需要一份针对目前现实情况的检验标准出台。
据戴自祝介绍,目前国内主要有两个和室内空气质量有关的检验标准,分别是GB 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GB/T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但从发达国家和国际卫生组织提出的最新标准来看,我国标准里的各项要求相对低于国际水平。
“GB 50325这个标准最初是2002年编制的,只有5项主要指标。因此目前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普遍使用GB/T 18883这个标准。但该标准于2002年出台,距今已有11年没有修编。”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空品检测室主任邓高峰说,这些年来,我国室内环境变化很大,这些标准已不能符合现实需求。
不仅是研究机构,企业也对室内空气质量检验标准极为关注。世邦魏理仕项目管理部副董事古城表示,相比于空气净化技术,行业更需要新标准的限制和引导。同时,也希望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空气质量检测也能推出相应标准,以保证客户入住后的良好环境。
邓高峰表示,目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住建部的技术支持单位,正在努力争取对这些标准规范进行完善。不仅会增加PM2.5、PM10等检测内容,还将完善新型装修建材污染物释放等标准,预计在两三年之内这些标准规范将完善起来。
提升室内空气质量成写字楼发展新契机
实际上,在改善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方面,已有不少企业、项目做出了尝试。
第一太平戴维斯董事徐伟成表示,目前,北京很多写字楼已着手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新建写字楼会比原来的甲级写字楼好得多,空气过滤、杀菌灯都做得比较到位。引进更为精密、能过滤PM2.5的空气过滤净化系统,也是未来北京写字楼发展的趋势之一。
“写字楼也好,住宅也好,这些建筑物室内环境提升需要更多的企业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前瞻性地走出这一步。以PM2.5为契机提升产品质量,是北京写字楼市场一个好起点。”中原地产北京公司投资顾问部总经理张坤昱说。
但在具体做法上,业界也表现出一定的担忧。北京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于庆新认为,目前解决PM2.5最好的方法是使用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装置。但现在这类净化装置大多以阻隔PM500为主。如需应对PM2.5,原机组并不一定起效,这就对新技术的实用性,与旧机组的配合性提出了考验。
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音等多位业内人士也认为,技术上阻隔PM2.5不是问题,除了开发商在技术上使用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也需要物业在后期运营中更为规范化、制度化,避免空气净化装置沦为“闲置摆设”。
北京万科副总经理肖劲、润物控股首席执行官陈顺、鸿坤·林语墅项目总经理侯守超等多位住宅开发商表示,目前客户对室内空气质量很关注,开发商也在不断探索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要彻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需相关的各个行业协作。
观点
三管齐下解决室内高PM2.5问题
室内PM2.5和室外的PM2.5是密切相关的。实验表明,门窗密封性不好或新风系统处理不当,室内与室外的PM2.5浓度基本一致。因此,对于长期活动在室内的都市人来说,控制PM2.5,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尤为重要。需要恰当的检测标准、精密检测仪器以及配套的空气净化系统,三管齐下才能更好地解决室内高PM2.5的问题。
徐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
关注焦点是净化效果检测
目前比较常用的空气净化装置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大型建筑中的通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等离子、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和单体式空气净化器。目前咨询的焦点集中在通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检测上。一般较为直观的现场检测方法有空调机组上下游采样检测、室内外PM2.5取样对比等方式。目前市场上空气净化技术繁杂,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规范等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邓高峰,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空品检测室主任
便携式检测仪可随时检测PM2.5
目前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上,已有不少用于室内风速、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污染因素的检测仪器诞生,这些仪器能做到快速简便测量,且便于携带。如检测可吸入颗粒物的仪器十分小巧,可随身携带,人们可以随时记录周围PM2.5的情况。同时,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方面所做出的投资会得到显著的回报。这些回报不仅反映在租金方面,同时项目的物业价值也将得到很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