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潮汐现象”愈演愈烈 智能交通有必要升级

   日期:2013-05-23     评论:0    
核心提示:智能交通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从而获得政府部门的大量投资,而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则将成为智能交通应用的主要采购力量。

智能交通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从而获得政府部门的大量投资,而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则将成为智能交通应用的主要采购力量。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初期,政府采购模式保证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行业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潮汐现象”愈演愈烈,我国交通智能化升级显得尤为必要。

城市“潮汐现象”愈演愈烈

城市交通违法行为主要包含:闯红灯、路口滞留、违停、超速、不按导向车道行驶、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逆行等。海康威视“复合型多功能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就是针对上述违法行为自动检测及记录量身设计。如今,“大中型城市的潮汐现象”尤为严重。“公交优先”和“强制限行”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交通管制措施。

潮汐现象表面上看是道路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匮乏所致,实际上是城市人力资源分布不均所致。曾几何时,我们看待一个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的时候,总是将生活圈与工业圈作为划分的标准。例如:对水源有污染的工厂要建在城市水源的下游;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要建在城市的下风口;生活圈要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区划分开。随着中国逐渐由粗放型经济向精细型经济过渡,城市的交通建设与规划布局要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引导和分布结合起来。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驾驶私家车上班或下班的人多数往往从事的是高、精、细的生产,尤其以IT人士最具典型性。这类人群从事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往往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他们的整个活动过程是否可以采用“圆桌式”的生产方式,而非传统的流水线呢?

交通智能化升级势在必行

有业内人士表示,智能交通最理想的应用状况,是所有交通视频的监看都可以由视频分析技术来完成,但就目前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现状而言,这些并不现实。目前智能交通领域中可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报警的的行为,目前主要为违章或故障、事故停车、违章左转右转、违章变线、压黄线行驶、违章逆行、遗洒物体、行人横穿公路、高速公路内出现行人或自行车、车辆起火、交通流拥堵分析。然而在未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必将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重点应用。

1、疲劳检测智能化

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交通意外的最重要的诱因之一,新交规对疲劳驾驶做出严格的处罚规定。现在随着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视频分析的疲劳检测技术也开始进入实用阶段。这一技术通过对人眼、面部细微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车辆行驶速度等要素,对可能处于疲劳状态的驾驶员实现本地的声光提醒,使驾驶员一直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车牌识别智能化

新交规中对故意遮挡、污损号牌的规定,也尤为严格,动态车牌捕捉,可以通过模式识别技术,识别视野环境内的违法车辆信息,并通过车载通讯终端将照片证据固定、传送到后端实现各种应用。

3、交通调度智能化

对城市交通规划来说,详实、精准、时效性高的客流量数据、出行趋势,是城市道路规划、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公共交通线路规划等公共决策的重要支撑来源。基于智能视频分析的客流统计技术,采用垂直向下的摄像头来采集视频,再利用模式识别技术来辨别视频场景中的行人,并对其运动轨迹继续跟踪,最终获得客流数据。获得了实时准确的交通客流量数据后,通过车载无线网络通道,将数据实时的提交到后端智能交通数据中心,其数据即可以被城市决策管理系统、公交调度管理系统或者其他类似的综合管理系统所应用。

信息化建设基础已经具备

3G网络为车联网提供了完备的网络基础。车联网需要汽车与网络连接,还要求一张全国性网络,覆盖所有汽车能到的地方,保持7×24小时在线,实现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信息传输。只有公众通信网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建成覆盖全国的基础通信网,网络覆盖广、性能优、可靠性高。特别是三大3G网络的建设,今年都将完成全国地市级城市的网络覆盖,未来两年将对县城实现基本覆盖。3G移动通信网络高速发展,能够提供宽带化的无线信息传输通道,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可以处理图像、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这为建设车联网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