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5时至9日5时,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江南中西部、华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雨30-80毫米,安徽西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北部和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中部沿海等局地100-180毫米,广东中山、江门和江西九江局地200-279毫米。另外,芦山地震灾区大部降雨 10-30毫米,部分地区35-45毫米,天全、荥经、雅安局地超过50毫米。
暴雨造成了湖南、广东等地的城市内涝及次生灾害。其中,湖南因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截至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另有3名湘潭工人因暴雨被困下水道死亡。广东阳春市洪涝灾情较重,截至目前,全市受灾人口26410人,多处房屋倒塌、公路塌方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230万元。此外,珠海一5岁女童被洪水冲进排洪暗渠丧命。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的消息,截至16日20时,近期的南方暴雨洪涝风雹灾害已造成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10省区市33人死亡、12人失踪。
进入5月,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将迎来雨季。5月8日晚上,长沙的强降雨天气让这座火炉城市瞬间登上了不少媒体的新闻头条。据了解,由于强烈冷暖气流的冲击,突发的大暴雨使城区的多个低端相继出现积水内涝现象。此外,因为降雨正值晚高峰时段,因此是长沙的交通出现了大面积的拥堵,而过江隧道等地方也因为大量的积水而不得不实施交通管制。这让我们联想到北京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遭遇的特大暴雨洗礼:2011年6月23日下午至深夜,北京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导致北京交通严重受阻,让更让人不幸的是两名青年因暴雨被冲入下水道而身亡。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雨量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其中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以及2013年3月22日,发生在长沙的女孩儿坠井事件。
从以上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突发的特大暴雨在规模和影响上已超出了社区或居民能够应付的能力和范围(责任),需求政府(不论哪一级)进行干预,是政府必须采取应对行动的事件或事态。因此可以说特大暴雨引起的灾害已经成为公共安全问题,是社会安全问题的一部分。
近几年随着城市的极度扩张和发展,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总是显得如此脆弱。在安全日益被关注的今天,城市如何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突发事件公共安全应急机制,让城市应急预案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如何把应急预案转变成应急能力,避免马失前蹄,成为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安防可以理解为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安防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有力维护者,那安防诸多产品和技术在城市面临特大暴雨等突发事件时又该如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呢?
安装窨井实体防护防坠网
从2011年北京两名青年因暴雨被冲入下水道而身亡到今年长沙女孩坠井而亡,在暴雨来临时城市窨井成为另一个马路杀手。尤其是长沙女孩坠井事故发生后,国内多个城市被报道已经或者开始重视起窨井盖的防坠功能。
杭州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08年开始,杭州对窨井盖采取了强制措施,特别是对6万多个最危险窨井盖加了防护网。
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养护科负责人介绍,截至2013年3月28日市区已加装防护网的雨污水窨井近6000个。据介绍,辖区内无论主干道还是次干道上,直径在60厘米以上的雨污水窨井,都要在井口内加装防护网以防行人坠入。此防护网为尼龙材质,可承受一成年人跌入不会破损。
普及涉水报警装置
广州市出台了加装防护网方面技术规范内容,井盖防护网承重大约100公斤,在井盖丢失的情况下,也可防范行人坠井。据介绍,广州目前井盖防护网安装率已经超过60%。
在城市特大暴雨中,立交桥等人造负地形在暴雨中往往变成蓄水池,其深度无法估计是侥幸心理存在的原因。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是设立水深标志、标识危险警戒线和配备电子预警装置,一旦水面达到一定标准,立即触发报警装置报警,禁止相应车辆通行。交警和防灾工作人员迅速赶到事发地点,做好信息通报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准备。
从目前来看,这种水深报警装置还没有普及,在北京一些立交桥洞中看到的只是水深标志和危险警戒线,这些标示在白天可以辨认,但是在阴雨交加的夜晚就起不到应用的作用。
完善高清视频监控
每年汛期的强降雨后各大城市部分道路和低洼易淹区都会出现积水,个别区域发生局部内涝,特别是下凹式立交桥更是会有严重的积水现象,给市民的安全顺畅出行造成严重影响。各级单位借助平安城市安防监控工程,可及时发现下穿隧道和立交桥等重点路段的险情,从而快速及时地对市政防汛队伍进行调度指挥,保障公民安全。
如果有些低洼地段装有视频监控设备的话,城市安防监控工程也可以成为防汛防涝的过程中关键的神经中枢。它通过大屏幕对城区的各个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对各条道路、低洼地段的积水情况进行实时发布,并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前往排水。
北京市防汛早前也曾表示,城区90座下凹式立交桥装有视频监控,并建立了“一桥一预案”的专项保障方案。但是现实情况下,由于雨天雾气大,能见度低再加上夜晚以及桥洞内灯光不足。这些以前安装的模拟监控不能应用的作用,传过来的图像视频资料往往模糊不清,现实需要高清的视频图像。
在城市防洪防雨系统中,可针对容易积水的地段,比如立交桥下、地下室入口、居民区低洼地区、河流护堤等,普及安装百万高清监控摄像机替代模拟摄像机。高清摄像机对这些重点防护地区进行暴雨天全时段监控,当有积水,或积水达到、超过警戒水位线时,立即启动报警装置,派人工进行抽水、防堵工作。
建立图像信息共享平台
有了高清视频图像信息,如果信息不能共享,也不能发挥统一协调,共同应对暴雨灾害的作用。
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在一些大城市的管理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辅助政府决策、维护社会安定、处理应急事件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此次特大暴雨中,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时向应急管理中心传送各路段积水情况的图像,根据图像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帮助人们避开危险路段。但是只有这些还不够,毕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还不能做到城市全覆盖。并且图像信息只是在交通这一个系统内流动,不能让所有的管理部门共同享用。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困境:虽然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初步建立了图像信息系统。但这些图像信息系统还是孤立的,每个系统之间还没有建立联动共享机制,往往造成图像信息闭塞,不能在统一管理平台中得到共享利用。
因此,必须建立统一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将公安、交通、社会其他部门等所有已建的图像信息采集系统资源有效整合与协调,实现共享,建立规范的管理要求与运行维护标准,确保布控合理。通过整合图像信息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公众安全图像信息网络,增强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同时,把图像信息共享机制引入到城市应急管理平台中,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灾种的综合预警监测平台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并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城市防洪防涝预警信息。从而为安防与应急提供基础,有效提高城市的应急管理水平。既符合安防与应急要求,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威胁建立不同的安全体系。汛期即将来临,我们相关部门要做到未雨绸缪,完善前期相应预警机制及后期救援机制,真正做到有备无患,避免再次出现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