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开拓市场还得“温水煮青蛙”

   日期:2013-05-20     评论:0    
核心提示:随着6月6日欧盟有关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结果正式公布的日子临近,中欧间光伏产品贸易争端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6月6日欧盟有关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结果正式公布的日子临近,中欧间光伏产品贸易争端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此争端受到中欧双方高层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是中欧双边会谈中的重要议题,温家宝、默克尔等均就此发表过磋商解决呼吁,相信也将是李克强总理即将展开的访德之旅绕不开的话题。

毋庸讳言,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因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大,整个行业产能明显过剩。2012年该行业的产能过剩就高达22GW,导致光伏产品价格急剧下跌,行业大面积亏损,包括欧盟部分企业倒闭,全行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正面临全面洗牌和结构重组阶段。

而近四年来,由于金融危机,尤其是欧债危机的爆发和持续发酵,欧盟成员国总体经济衰退、2009年平均暴跌4.3%,且复苏乏力,继去年-0.3%,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1%和1.4%,远落后于美国1.9%和2.6%的水平;同时,失业持续攀升,平均接近11.1%;财政捉襟见肘,尽管一再紧缩和巩固财政,目前的平均财政赤字仍占GDP的3.9%,公共债务则高达84.5%。迫于巨大的财政压力,削减补贴也就成了当然和无奈的选择,而出于扶持清洁能源的需求,欧盟各国对光伏存在着普遍的补贴,尽管相较而来,其更多集中于消费端。削减补贴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光伏产品的需求。

作为全球最为推崇环境保护的地区,清洁能源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欧洲是光伏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光伏产业代表着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从战略创新和未来潜质来看,欧美是不愿轻易放弃的。考虑到中国光伏行业运用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廉价劳力和较强的制造能力的优势,在近十年与欧美同行竞争中,已经迅速占领了近60%的欧洲相关市场份额,欧方显然无法容忍中企的这一突进。而相对于光伏产业其他主要制造国家来看,中国不仅产业规模大,突进快,且属于非市场经济地位,自然成为“双反”首选。

中欧光伏争端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其一,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实力大增,对欧已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中欧产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正日益常态化。欧方认为,在他们具有优势的诸如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未得到中方足够的回馈,因此他们改弦更张,从多边转向双边,不仅与日、韩、新加坡,且和美国开始商谈美国自身贸易区(TTIP),中国独霸欧洲市场的情况势必“独赢难久”。因此,对我国来讲,战略上必须适应外部这样的变化,如以前加入WTO时一样,主动迎击,取舍有度;而在战术上,对类似光伏等产业的发展、出口,行业协会和国家、地方相关部门要避免一哄而起,竭泽而渔,采用“温水煮青蛙”和通过自贸区等形式避免激烈反弹,同时绕开壁垒。本身自己要不断创新、扩大产业纵深,平衡内外两个市场,同时坚持主张自己的应有权利。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