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海洋与渔业局根据全省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及相关资料编制的《2012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公报》显示,2012年,我省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十分严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珠江口陆海污染物实时监测系统建设已获省发改委批复,预期最快可在年内投入使用。
劣四类水海域上升1.1%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
根据《公报》,2012年,我省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省近岸海域面积的86.1%,但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十分严重,水质劣于《海水水质标准》第四类的海域面积约占我省近岸海域面积的6.5%,相比上年上升1.1%。
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巡视员李磊坦承,虽然我省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不过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相比去年下降了0.9%,而劣四类海域仍主要集中在珠江口和局部港湾海域。
而更令人揪心的是,珠江口等河口港仍是劣四类水质海域的主要集中区域,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对此,省海洋与渔业局方面表示,根据近10年监测数据比较分析,珠江口海域的污染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富营养化仍是珠江口海域海水水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珠三角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沿途接纳的工业、种植、畜牧和生活污水通过珠江八大口门随径流进入珠江口海域共同构成污染,“经珠江八大口门入海的污染物总量每年约70万吨,入海主要污染物(指标)是化学需氧量、营养盐。”
对此,省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境管理处处长刘思远表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控制陆源污染着手,在实施严格达标排放的同时,对入海污染物的总量进行严格控制。下一步,省海洋局将与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构建海陆统筹机制,共同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16次赤潮达近5年最高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赤潮灾害的频发也值得引起注意。根据《公报》,2012年我省海洋赤潮多发,海洋环境突发事件风险加剧。全省海域共发现赤潮16次,累计面积741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为近5年最多,赤潮多发区仍集中珠江口、大亚湾、大鹏湾和湛江港近岸海域。所幸均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与人员中毒事件。
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陆超华表示,赤潮的频繁发生与海洋环境污染的恶化有很大关系。“近年来,我省赤潮每年发生的次数在10次左右,2012年赤潮灾害的发生确实比较多。”陆超华表示,不过如果从近10年监测的数据来看是持平的,“赤潮发生机理十分复杂,但与海洋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其中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
据介绍,赤潮的发生是否会对水产品质量带来威胁还要看具体情况,“赤潮按毒性可分为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两类,只有有毒赤潮才会引发水产品质量问题。当发生有毒赤潮时,高浓度的赤潮藻会被鱼、贝等养殖生物大量摄食,而赤潮藻在其死亡分解或自身代谢的过程中不断向外界排放毒素,鱼、贝等生物能对赤潮藻排放的毒素进行改性、富集累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当人类食用受赤潮藻污染的鱼、贝等水产品时会出现中毒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为避免以上情况发生,海洋局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控和防治措施。目前,我省已经建立起了赤潮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