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是为了应用,效果才是硬道理,而近来全球范围内发布的几个智慧城市榜单就显得尤为刺眼:4月5日纽约智库“智慧社区论坛”(ICF)公布的全球最有智慧城市决选名单中,中国台湾的台中市和桃园县分别位列第四、第六,而此前发布的全球第一次智能城市排名中,中国香港排名第九。耐人寻味的是,在智慧城市道路上“狂奔”了三年的中国大陆无一城市入选。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自智慧城市建设升温以来,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官员都在呼吁出台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业界也组织撰写过这样的标准。然而大多数指标更重视的是城市中拥有了哪些设施,建设水平如何,而衡量其的关键则在于“数量”。例如,某城市拥有的信息基础设施数量、智慧社区数量等,似乎指标数量的多寡是衡量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此次ICF全球智慧城市评选的专家评选标准则包括这些城市能否教育公民并鼓励他们成功,能否鼓励企业发展并为新企业提供资本,能否为居民提供良好、普及的宽带服务,有没有高效率的地方领导阶层,能否提供公用电脑培育居民信息素质等。依照以上任何一条标准来判断,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内地无一城市入选:中国智慧城市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忘记了填充内容。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城市管理者对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不清晰、对建设目标的不明确。如果没有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使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可衡量、可比较,我们怎么可能知道该不该建、该怎么建、建得好不好呢!
其实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标准
2011年8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三大方面:智慧城市幸福指数、智慧城市管理指数、智慧城市社会责任指数。该套指数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就业和收入、医疗卫生、社会安全等23项二级指标以及信息和网络化水平等86项三级指标和362项四级细分指标。
2012年4月,中国工程院确立的“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出炉,最近又提出“管理与服务水平、产业与经济水平、城市建设与环境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居民素养水平”是智慧城市评价国际标准体系的5项核心指标。
2012年12月,住建部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试点指标体系》包括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产业与经济四个一级指标。其中,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指标,分为保障体系、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与数据库三类二级指标,涉及无线网络覆盖、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安全等多项三级指标。智慧建设与宜居指标,分为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功能提升两个二级指标,涉及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筑节能、垃圾分类与处理、供水排水燃气系统等多项三级指标。智慧产业与经济指标,则包括产业规划、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三方面,涉及创新投入、产业要素聚集、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内容。
其他的还包括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提出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选取了感知环境、创新经济评价、智慧服务、智能治理、市民幸福五个方面作为智慧城市评价的指标,并在全国数十个城市推广应用;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等6个维度,包括 18个要素、37个指标。
专家指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涉及基础性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建设、运行、治理、工程管理标准和安全与行业应用标准。其中技术标准涉及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新兴技术应用等标准。因为智慧城市涉及面非常宽泛,需要应用很多技术,并开展更多信息、通信、应用领域等的协作。在标准的建立方面,急需国家出台相关规划或者指导建议。我们注意到,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已经有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住建部等多个部委在布局,如何在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科学完善的标准评价体系,是一个紧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