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已成为食品安全另一大“疑难杂症”,尤其是在蔬菜瓜果的种植中。对于种植户来说,施加农药是增产的一大途径之一。但同时,农药残留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潜在的是对于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威胁。因此,生物农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然而,近年来,生物农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据相关资料,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农药的作用。生物农药包括虫生病原性线虫、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植物衍生物和昆虫费洛蒙等。生物农药在有机农业使用的整合害虫管理系统 (IPM)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相较于害虫对传统农药抗药性的不断增加,生物农药解决了这一烦恼,同时亦可与生物杀虫剂和生物杀菌剂的混配使用,具有低毒、无残留、作用迟缓、持效期长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都不会造成危害。
有数据显示,在未来数年内,化学农药的预估市场成长率约为2%,生物农药则为10-15%。日益成长的有机农业,使得生物农药的需求逐渐上扬。 然而事实上,生物农药在中国的推广,却异常艰难。我国现有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超过200多家,但普遍规模较小,由于资金不足,很多有市场的产品也难实现规模产业化。
尽管国家在资金上、政策上均给予了扶持,在应用环节,一些省市均对生物农药的采购实行补贴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物农药行业的发展。但和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效果较慢、价格略高,而且对使用时机、方式、用量都有更高要求,在应用层面不能得到老百姓的普遍接受,这使得我国的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十分缓慢。
对此,武大绿洲生物公司副总经理尹宜农感慨万千。公司创办十余年就换三任“老板”,至今企业仍在靠着信念与梦想苦苦支撑。该企业,其中有两项产品世界唯一,两个产品中国唯一,尤其是病毒型生物农药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然而,这样一个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在市场上却苦苦挣扎而难见收益。
华南农业大学徐冠军教授表示,世界生物农药看中国,中国看湖北,绿洲几经转手根本原因是做生物农药不挣钱,湖北的天惠、武汉科诺、湖北康欣等公司境况都差不多,这些公司能维持,很多都是依靠其它的产业在维系。2012年我国生物农药的产值大约30亿,不到化学农药的十分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广难是导致国内生物农药市场占有率低的根本原因。调查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农户都希望使用生物农药,能够一次见效,消灭害虫。此外,在现有科研体制下,生物农药的研究还基本集中在各类科研院校,进入企业的往往还只是实验室的初级产品,后续产业化难度可想而知。由于行业回报周期长,一个普通的生物农药项目投资都在5000万元以上,后期还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与改造,但附加值在终端的食物产品上得不到有效体现。
早在今年年初,国务院就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加快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化,推动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而事实上,生物农药对使用时机、方式、用量都有更高要求,使用起来比化学农药明显复杂,甚至超出了广大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据某机构关于《2012-2016年中国微生物农药市场调查报告》指出,生物农药的推广目前还有局限性,我国应在政策、资金、投融资等方面给生物产业尤其是生物农药产业以全面扶持。在终端的农资采购上,可以率先加大对农民对生物农药购买的补贴,逐步引导生药农药市场的发展和改善目前化学农药泛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