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五十年:中国迈向国际舞台

   日期:2013-04-19     评论:0    
核心提示:4月22日,第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将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800多位科学家将来到这里,回顾遥感发展50年的点点滴滴。而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遥感大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最好时刻。

好奇的人类从未停止过认识地球的脚步。遥感技术的出现,让目力所限的人类,仿佛拥有了一只神的眼睛。

4月22日,第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将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800多位科学家将来到这里,回顾遥感发展50年的点点滴滴。而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遥感大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最好时刻。

从区区百人到十万大军

1962年,在美国密歇根州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上,“遥感”二字首次进入国际科学界的视野。

半个世纪以来,通过卫星、航天飞机等观测平台,人类已能获取大量大气、海洋和陆表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回答地球系统动态演变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开展灾害、能源、气候、天气、农业、生态、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

1979年,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开启了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之路。在这里,中国的第一批遥感人在热红外、高光谱和雷达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原创性成果,在农业估产、遥感找矿、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摘得多个“中国第一”。上世纪90年代,他们还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覆盖在沙丘下的古河道和古长城遗址。

对中国遥感30多年的变迁,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用“充实”二字来概括。“30多年前,遥感对中国来说还是个稀罕词,只能看别人、听别人的。现在,遥感已成为一项很常规的技术,我们的遥感队伍也从区区百人壮大到如今的十万大军。”

“国家利益到哪,保障服务就到哪”

对遥感地球所研究员、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高级工程师章文毅来说,一个个长得像大锅的卫星数据接收天线,就是他“吃饭的家伙”。

目前,地面站建有北京密云、新疆喀什和海南三亚3个卫星数据接收站,接收面积覆盖中国的全部领土和亚洲70%的疆土。

在北京的“指挥部”里,章文毅骄傲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保存着1986年以来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300多万景,是我国珍贵的对地观测历史数据库。”

“我们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国家利益延伸到哪,我们的空间服务保障体系就要建设到哪。”在郭华东看来,研究所的发展,应当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