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清洁能源装机超过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到28%。其中,风电并网装机达到63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风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一举超过了核电。几年间,光伏发电装机也由基本空白增长到700万千瓦。
一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一电力生产大国,我国风电电量仍然雄居世界第一。这个比例在美国也仅仅超过了3%。根据国家能源局2012年7月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投入运行的风电装机将达到1亿和2亿千瓦,风电发电量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和5%。
但在这些耀眼的成绩及庞大的风电产业发展规划后面,风电弃风现象也不断出现,并有逐步扩大趋势。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比去年增加近一倍,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比2011年有所下降,个别省(区)风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到1400小时左右(1900小时为盈亏平衡点)。
按现在1千克标准煤发3度电的水平,200亿度电等于670万吨煤,相当于超过100亿元的经济效益,可以至少创造2000亿元(按照1度电 10元GDP折算)。在这种情况下,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风电利用率作为年度安排风电开发规模和项目布局的重要依据,风电利用率很低的地区在解决严重弃风问题之前原则上不再扩大建设规模。并要求电网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扩大风能资源配置范围。
弃风的问题不是风电行业的新话题,但弃风限电超过200亿度,却是史无前例。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今年风电装机继续快速增长,但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却在减缓,这使得风电弃风限电变得更为严重。有些地区限电比例高达50%,平均值在20%至30%,东北地区和蒙东地区尤为严重,主要是因为火电和风电之间的利益冲突。
目前我国风电发电量仅占全部电力消费量的2%,大量弃风限电暴露的是我国能源管理的问题。要求加强监测各省(区、市)风电并网的运行情况,把风电利用率作为年度安排风电开发规模和项目布局的重要依据;风电运行情况好的地区可适度加快建设进度,风电利用率很低的地区在解决严重弃风问题之前原则上不再扩大建设规模。同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大规模弃风限电的相关情况。
此外,风电企业认为是技术和电网垄断造成“弃风”率日益提高。针对这一问题《通知》提出,各电网企业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扩大风能资源配置范围。对已列入核准计划的项目,原则上应在核准计划下发的当年出具项目并网承诺函,避免电力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造成弃风限电。与此同时,要出台确保风电优先上网的具体措施。
基于此,我们应该放弃无端指责,回归理性现实。记者调查发现,现在新能源并网中有三个显著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电源建设无序、过快,电网工程核准环节多、周期长,而电网疲于应付。这一点,连新能源的投资者都没有否认过。有的风电企业为了规避发改委审批,把一个40万千瓦的风电场分成8期,以规避5万千瓦风电场需发改委审批的政策,这令电网企业无所适从。还有,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一期工程2009年4月核准,750千伏电网送出工程2010年3月核准,前后差了近一年。
二是电网现有的调峰能力不足。风电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大规模并网后,需要增加快速调峰电源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保障电网安全。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几个国家中,西班牙的快速调峰电源比重达到34%,是风电的1.7倍;美国高达47%,是风电的13倍。我国“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快速调峰电源比重不足2%,难以适应风电更大规模建设的要求。
三是电网跨区消纳能力有待提高。以北欧为例,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四国之间建立了北欧电力市场,互通有无。无风时,丹麦从邻国挪威进口水电,而风电富余时,丹麦就会将风电卖给其他国家,这都有赖于坚强跨国电网支撑。我国吉林省风电机组年运行小时数已经由2008年2163小时降至2012年 1420小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风电消纳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迟迟没有打通。